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EMPD)于1989年由Crocker首次报道,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组织学来源仍存在争议,本病好发于老年人,常见于肛门、外生殖器区域,皮损呈湿疹样外观,组织病理可见Paget细胞。肿瘤的形成往往伴有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表达上调;而炎症与肿瘤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炎症反应可改变病变部位的微环境、增加细胞突变的概率,促使肿瘤的发生。NF-κB、Nrf2信号通路不但在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些恶性肿瘤中,也发现有NF-κB、Nrf2的表达。该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抑癌基因PDCD4、癌基因Survivin及NF-κB、Nrf2在EMPD皮损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DCD4、Survivin、NF-κB及Nrf2在EM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2000年1月-2014年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EMPD组织30例,另选取腋窝处正常组织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综合统计染色强度及染色阳性率,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比较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PDCD4、Survivin、NF-κB及Nrf2的阳性表达率之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把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的临界值设定为P<0.05。PDCD4、Survivin、NF-κB及Nrf2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 PDCD4在EMPD组织中阳性率为23.3%,在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100%,两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urvivin在EMPD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0%,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两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F-κB在EMPD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两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rf2在EMPD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3.3%,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是10%,两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 NF-κB在Survivin阳性和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3.3%和33.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2,P=0.013),Nrf2在Survivin阳性和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79.2%和33.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P=0.028)。3 PDCD4在Survivin阳性和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2.1%和66.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2,P=0.005),PDCD4在NF-κB阳性和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4.8%和66.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71,P=0.001),PDCD4在Nrf2阳性和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1%和6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88,P=0.002)。结论:1 PDCD4蛋白在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2 Survivin、NF-κB和Nrf2蛋白在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3 Survivin蛋白与NF-κB、Nrf2蛋白在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4 PDCD4蛋白与Survivin、NF-κB、Nrf2蛋白在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5抑癌基因PDCD4、癌基因Survivin与NF-κB、Nrf2参与了乳房外Paget病的发生、发展,并表明,炎症反应可能在乳房外Paget病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6 Survivin、NF-κB及Nrf2蛋白可联合作为免疫组化指标,辅助乳房外Paget病的诊断,并且可以协助明确手术后切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