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骈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我国文章产生之初,即有骈体,这一文类虽几经兴衰,却始终与中国文学相携,因此,具有极大的文化传播价值。从对外汉语教学视角看,骈文不大适合课堂教学,故其传播必然离不开英译。本文从骈文的本体研究出发,考察骈文的对外传播价值,并结合海外汉学家的相关骈文译作进行分析,探讨骈文英译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其对外传播策略作思考。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骈文的国内研究情况,域外骈文的研究情况,以及海外的骈文研究现状,就搜集到的资料看,骈文的海外传播现状并不乐观,其对外推广传播有一定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就“骈文”之名的英译及其涉及的文体学知识作阐释,认为骈文应该属于一种文类,译为parallel prose,同时以“genre”的概念推广较为合适,之后简要介绍了骈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发展情况,定义,梳理了骈文与四六、连珠、辞赋的关系,确定这些文体可以作为骈文传播。第三章介绍了骈文的基本特征,及其投射出的民族文化心理,指出作为贯穿整个文学史的一文类,骈文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心理,通过译介和推广骈文,有助于国外读者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第四章就骈文的英译价值作分析。骈文与其他传统文学相比,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并不乐观,主要是因其在国内曾长期被视作雕缋满眼贵族文学,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在译介骈文之初,有必要对骈文的价值重新进行衡量。第五章介绍了海外汉学家的一些骈文译作并进行了分析,这些译作体例不同,译者不同,年代不同,本文试图通过这种选择,尽可能展现不同体裁的骈文翻译时所呈现出的不同样貌。第六章提出了几点骈文的英译原则,并就骈文的传播策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