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人机监控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范围广、机动性好等优点,可以克服固定监控摄像头的缺点。将视觉技术与无人机平台融合,不仅能提升无人机监控的智能化水平,还能拓展无人机平台的多元化应用。无人机监控图像由于其飞行高度和复杂环境背景,使得一些通用目标检测算法效果较差。为此,针对无人机拍摄目标尺度和宽高比变化大、类别不均衡,以及弱小密集目标识别精度差等问题,论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无人机拍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监控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范围广、机动性好等优点,可以克服固定监控摄像头的缺点。将视觉技术与无人机平台融合,不仅能提升无人机监控的智能化水平,还能拓展无人机平台的多元化应用。无人机监控图像由于其飞行高度和复杂环境背景,使得一些通用目标检测算法效果较差。为此,针对无人机拍摄目标尺度和宽高比变化大、类别不均衡,以及弱小密集目标识别精度差等问题,论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无人机拍摄图像的目标尺度变化以及类别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形状感知与小类样本扩增技术的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基于随机采样填充的小类样本扩增方法,从数据集角度改进无人机数据集中不同图像目标数量分布差异大、类别不均衡两大问题。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形状感知的特征金字塔模块,解决无人机中目标尺度和宽高比变化大造成模型多尺度与形状特征表征难的问题,它通过跨层级的特征融合获得更加强大的语义和位置信息,并对新的特征图进行双维度下采样操作,实现不同尺度和宽高比的目标建模,克服单张特征图预测目标的局限性。上述模块应用于无锚框目标检测网络,并在不同骨干网络上进行了消融实验,实验表明它们在目标检测精度和速度上均有提高。(2)针对无人机拍摄视角多样性以及距离远导致目标尺度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密度图引导的目标检测算法。结合无人机目标的尺度和分布特点,利用小目标在图像域上呈现聚集效应的先验知识,设计了基于目标类别的密度图生成方法,构建密度图估计模块,实现目标密度图预测,然后进一步利用这些密度信息对远小目标聚集的高密度区域进行裁剪,并对该剪裁图像进行自适应放大。将放大后的高密度区域图像和原始输入图像的检测结果融合,进而得到最终的目标检测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对聚集性弱小目标的检测精度有明显提升。论文研究了复杂环境下无人机监控图像中小目标检测的问题,分别提出了融合形状感知和小类样本扩增技术以及密度图引导的算法框架,相关成果可广泛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监控和灾害救援等领域。
其他文献
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电动汽车产业已成为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调节能力和能量管理策略严重依赖于电动汽车的数量和电池性能,如何实现精准预测是当前的一大难点。本文以环境温度对锂电池性能、车载空调能耗的影响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环境温度对充电站调节能力和能量管
多点协作通信由于具有扩大传输范围和增大接收功率等优势得到了关注。然而,由于传输信道的开放性,在多点协作通信中会面临信息容易遭到截获、攻击以及破坏等安全问题。其中,信息被窃听者进行截获是更为普遍的安全问题。由于协作节点位置分布不同,形成的旁瓣波束往往是不对称且拥有较高辐射功率,窃听者容易捕获到信号,这使得通信传输过程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关注于旁瓣高辐射功率造成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使得窃听区域
国家数字科学技术研究所(INRIA)是法国的一个数字科学研究机构,旨在促进科学的发展。作者在这个研究中心的工作是围绕一个主要项目展开的:在Unity中使用Steam VR,用C#语言实现虚拟现实体验,使用电触觉设备进行Tactility(欧洲项目Horizon 2020)。这个实验的目标是展示如何使用电触觉设备来提高VR的沉浸感。电触觉的原理是发送电刺激来模仿触摸的感觉。电触觉反馈装置目前还只是一
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刻不容缓。氢能凭借其清洁无污染、来源丰富可再生的优点被广泛关注。电解水是一种绿色的制氢方法,水在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而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在实际生产反应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来降低析氢与析氧过电位,以节约能耗。目前最好的析氢催化剂是贵金属Pt,析氧催化剂是IrO2,然而高成本、低丰度的特点限制了贵金属
组学数据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很大的潜力,单细胞转录数据能准确分析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区分不同细胞群体、发现新的细胞类型。但单细胞转录数据上万维的特征,从直观上难以理解,也带来了计算上的困难,且可能掩盖真正潜在的低维结构。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子空间是挖掘此类数据内在特征的一个有效方法。然而,单细胞转录数据噪声大、覆盖率低且存在大量的dropout事件,直接使用传统的降维方法存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日益增长,出现了“夹心层”住房难的问题,因此,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应时而生。但因公租房建设量大、资金回流慢等原因,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国家财政难以维持。为解决公租房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有关部门学习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实践经验,将PPP模式引入公租房建设和运营中,不仅为公租房建设带来新的融资渠道、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同时为民间
高地应力问题是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工作者们的研究难点及热点问题。尤其对于软岩隧道,因高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给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原岩地应力的分布存在着诸多随机与不确定因素,导致建立在原岩地应力场基础上的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应力、以及洞周变形的分析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本文基于原岩地应力及地层参数的随机性以及变异性特征对地应力不确定性分析,并基于
机器人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机器人应用的触角深入生活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医疗业和物流业,机器人已成为助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机协作的安全性与柔顺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人体上肢柔顺原理,设计了肘关节刚度可变的两自由度机械臂,使用表面机电信号作为人体肘关节刚度信息载体,提出人机刚度匹配控制方法,提高了人机交互时的柔顺性。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基于人体上肢生物学参数,完成了SoftJoint
毫米波高增益低副瓣天线是点对点无线接入、高速回传等毫米波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本文针对当前毫米波反射面天线体积大、剖面高和基片集成阵列天线馈电网络传输损耗较大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具有基片集成和金属三维打印混合馈电网络结构的毫米波低副瓣磁电偶极子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结合了基片集成馈电网络功率分配调控灵活和空气填充波导馈电网络低损耗的优势,实现了毫米波平面阵列的高增益低副瓣辐射。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总结如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高新技术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在非线性光学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进行探究,通过不同技术制备了掺杂铌酸锂晶体以及氮化铝薄膜,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铌酸锂作为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透过范围广、非线性系数高、易于生长大尺寸晶体等特点,是准参量啁啾脉冲放大(QPCPA)系统中理想的频率转换晶体。QPCPA系统中,通过对闲频光的吸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