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学家对它不断地进行研究,如社会语言学家、人类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等等,他们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深入的探讨,尽管他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他们的研究大都只专注于对语境某一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 本论文主要是运用维索尔伦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对新闻报道中的语境进行顺应性分析,对新闻语境下潜在的顺应性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可以获得对语境顺应性研究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做出描述和揭示隐藏在新闻报道中的言语表现和语言运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本论文同时试图证实语境顺应对研究现实当中的语言使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在1999年提出了语用综观论,其理论将语用学看作对语言的综观比把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要更加科学。其中,顺应论是语用综观论的核心内容。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使用者能在语言中进行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顺应又是双向的:人们根据语境进行语言选择;语境也会相应地顺应所做的语言选择。 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闻报道作为语境分析的材料。新闻报道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写作、手法各不相同,但无论什么样的形式、内容、手法,最终都离不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而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及其使用,尽管因新闻报道的内容、方法、手法各不相同,依然是有规律可循的。与其它体裁的语篇相比,新闻报道具有生动、鲜明、时效性强等特点,而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代表性。本论文认为,语境顺应是新闻报道中意义动态生成的内在规律,它无论是在构成新闻报道的构建过程中,还是读者对新闻报道的理解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论文是以新闻报道为语料对其进行语境顺应性的分析。本论文中作者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新闻报道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新闻报道中的语言顺应的对象是什么?“顺应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顺应? 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新闻报道中的语境进行分析,是对其他语境研究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伊丽莎白时代,科学和宗教发生了重大改变。此时期著名玄学派代表诗人约翰·邓恩对新的探索和发现产生了重大兴趣。他在诗歌中引用了诸多自然科学的意象来阐释他对爱情和宗教的
本论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背景,探讨澳大利亚对华援助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作用。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双边经济援助的西方国家,两国之间的这一合作已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外国企业不断在中国设立工厂,并且配备技术人员提供售后服务,其
《红楼梦》是中国经典名著之一,它以超凡的力量吸引着世世代代的读者。从它成稿传阅至今已有两百多年,评注林林总总,层出不穷,今天的研究者仍能从中探究出新颖的含义。有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