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对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马齿苋提取物(Portulaca oleracea L)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立正常饮食饮水对照组(NC组)、3%DSS饮水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DSS组)、3%DSS饮水+7.4mg/kg美沙拉嗪灌胃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3%DSS饮水+100mg/kg马齿苋提取物灌胃治疗组(马齿苋治疗组)。每日记录称量小鼠体重,观察并收集小鼠粪便,7日后麻醉处死小鼠并采集血清及小鼠盲肠至肛门段。测量结直肠长度并评估不同组别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组织学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改变,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及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等方法检测不同实验组之间PPAR-γ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和DNA分子水平的改变来探索马齿苋提取物对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机制。结果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炎症因子、MPO水平等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治疗组中马齿苋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DAI、组织损伤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p<0.05),药物治疗组与DSS模型组相比PPAR-γ,NF-κB及Bcl-2/Bax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齿苋提取物对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同时马齿苋提取物通过激活PPAR-γ能显著改善DSS引起的NF-κB活化和凋亡。
其他文献
本文从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际需求出发,剖析了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食品工程类专业
临床实践中,我们用2%的碘酊溶液治疗单纯疱疹,疗效显著.半年来共治疗16例患者,一般用药后2天结痂,4~6天痊愈,治愈率达98%.
在多视点图像系统中,由于场景光照或相机标定的原因,通常会导致同一对象在不同视点位置颜色外表的不一致。传统的亮度补偿算法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基于Retinex颜色恒常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视点图像规正算法,通过直方图均衡化、Retinex处理和颜色恢复手段,提取出反映物体本质特征的反射光系数来消除不一致光照的影响,在增强单视点图像对比度的同时,将视点间图像的颜色规正到一致的水平。
长期以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如金融理论研究、金融教学以及金融创新实践。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风暴,再一次证明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后危机时代
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于肝实质受损所导致的糖代谢紊乱,临床上慢性肝炎、肝硬化时葡萄糖耐量异常,伴随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胰高血糖素血症,胰岛素释放曲线示释放增加及高峰延迟,约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