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0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选择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语意,而表达语气的基本手段是语调,汉语中常常用语气词配合语调使语气更加明显。汉语的语气词有悠久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央视春晚小品这种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本作为研究材料,通过穷尽式的统计和分析,全面地展现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和特点。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语气和语气词的作用、特点、研究成果、学术争议,界定语气词概念;阐释央视春晚小品的语料价值和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进行统计分析。本章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将语气词分为一般语气词和特殊语气词,以十年为一阶段对语料进行分期统计,以数据形式展示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三个十年段的使用情况,包括语气词的种类、语法位置和语气意义。  第三章对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进行描写分析。本章以呈现央视春晚小品中语气词的使用情况为目的,对小品中出现的41个语气词(包括18个一般语气词和23个特殊语气词)的语言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包括语法位置和语气意义,其中对于存在争议的语气词如“了”、“的”、“不”的语法性质做出了明确的判断。  第四章对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连用现象进行分析。本章根据语气词连用特点将其归纳为四类:以语气词“了”为首的连用,即“了X”;以语气词“的”为首的连用,即“的X”;以语气词“呢”为首的连用,即“呢X”;以其他语气词的连用,即“XX”。同时,分别对每类语气词连用现象结合例证进行分析。  第五章为结论。通过对语料的纵向和横向分析,概括三十年央视春晚小品语气词的使用特征和发展趋势。从整体上看,特殊语气词的使用频次与一般语气词相比明显偏低。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语气词的语气意义灵活多样,语法位置灵活多变。从历时的角度看三个十年段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语气词的发展表现出封闭性、稳定性、规范化等特征。
其他文献
学位
针对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实时性和高可预见性,提出了基于功能替代的事务模型.该模型改善了实时事务对动态实时环境的应变能力.由于受功能替代性的影响,事务调度分为内部调度和
苏轼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在诗词、书画、散文等创作上都有极高的造诣,堪称一代典范;其哲学、政治主张亦条理贯通,自成一家。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苏轼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Al-6Zn-2Mg-0.2Sc-0.1Zr合金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建立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500℃、应变速率为1~10 s-1条件下的热加工图。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