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中困顿儒生形象塑造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52810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两部小说成书时间相差六十多年,一前一后,横跨康乾盛世。这两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儒生形象,其中最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是困顿的生:他们或漂泊流浪、居无定所;或饥肠辘辘、无依无靠;普遍都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危机。我们通过这些儒生形象更能了解到“康乾盛世”掩盖下的真实情况,了解底层知识分子的生存面貌。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困顿儒生做一个定义上的概括。所谓的困顿不但是指儒生生活上的窘迫,也是指他们精神上的无所依靠。他们作为一群漂泊者,为了生活到处流浪,传统知识分子的尊严,甚至在他们身上已经消失殆尽。从口腹之忧到精神上的痛苦,这些儒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第一章,主要是对康乾盛世下儒生生活的背景做一个简述。从清军入关开始,满族以统治者的身份入主中原,面临着广大汉族,尤其是“道统”承担者的广大儒生的激烈反抗。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清朝历任统治者采取政治高压政策,政治上把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文化上采取文化高压政策,屡次大兴文字狱,制造恐怖氛围,钳制思想。在面临政治高压的同时儒生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残酷的事实:由于人口的增多和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成功率极低。这些因素的叠加,给众多儒生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第二章,主要是对两部小说中的困顿儒生类型做一个分类。通过对两本书中儒生形象分析,把困顿儒生划分为三个类型:1,治生无力型;2,科举无门型;3,爱情失落型。有部分儒生甚至可以同时划入其中两个或者三个类型之中。处于困顿状态下的他们,被现实的阴影笼罩,焦虑、惭愧、同时又无可奈何;面对科举考试的一次次失利,他们也曾经幡然悔悟,有披发入山,与现实决裂的想法,然而悔恨之后又步入科举怀抱,“衔木营巢,从新另抱”,他们身上很少能看到前辈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而不断奔波。第三章,主要是分析儒生生活困顿的原因。儒生困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科举功利观念的束缚;2,死守儒家轻商观念;3,缺乏实践能力。第四章,对比两本书作者对贫困儒生解困尝试的思考。由于家庭出身背景不同,蒲松龄认为儒生比较理想的解困方式是通过经商,更着重于物质方面。而吴敬梓甲看重的是儒生对自身操守的坚持,谋生手段只是维护自身尊严的前提。
其他文献
采用模拟工地污水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反应器的工艺参数,包括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等,考察各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经济性原则,寻求最
[目的]探讨内生真菌在小麦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从包头市土右旗7个地块的小麦上分期、分部位取样,对内生真菌在宿主中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小
背景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疾病进程多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铅、镉等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常见的物理化学
采用问卷与访谈等形式抽样调查了作为浙江省首个家庭农场培育发展试点市——衢州的48家家庭农场,通过调研了解了衢州市家庭农场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欠发达地区家
本文以《四书疑节》及其作者袁俊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四书疑节》及其作者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并就
降雨是平时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天气。雨天环境的特殊性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对于雨天环境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驾驶员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
我国的气象产业一直以来是由国家投资建设和发展的,气象部门拥有较为先进和完备的气象观测系统,为大众提供天气和灾情预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众多行业对气象产品的个
在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中,内部审计是有效的监督手段之一,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遏制财务违法乱纪行为、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基于审计的国有企业
台湾是全球最易发生天然灾害的地区之一,防灾的投入目前是以公务部门为主体。作者阐述了台湾防灾产业的现状,介绍了日本、美国防灾产业的成功经验,并以台湾气象产业为例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