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达性演变及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可达性是评价区域交通网络状况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达性及其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可达性研究的历程,以往学者对可达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种交通方式,对区域综合可达性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较为少见。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西部省份陕西省为例,对区域所有交通方式的综合可达性格局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可达性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促进陕西省的县域可达性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本文以陕西省的94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首先用GIS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县域单元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接着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各县域单元的区域经济水平,并将区域可达性和区域经济水平相结合进行分析,把各个县域单元分为了4种类型区,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可达性总体格局上呈现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的“核心—外围”模式。西安、咸阳及周围县域单元一直位于可达性最好的行列,陕北北部、西部以及陕南的安康地区一直是可达性较差的区域。 (2)关中和陕南可达性分布较为均衡,关中是较高水平的均衡,而陕南是低水平的均衡,陕北和陕西全省均衡性较差。 (3)将区域可达性和区域经济水平相结合进行分析,把陕西省各个县域单元分为4种类型:高可达性高经济水平;低可达性高经济水平;低可达性低经济水平;高可达性低经济水平。每种类型的县域单元数量10年来变化不大,全省低可达性低经济水平和高可达性低经济水平的县域单元数量较多。 (4)对于低可达性高经济水平的区域,若区域可达性提高的快,其经济水平提高值就会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水平在全省的排名上升;区域可达性提高较慢的区域其经济水平提高的也慢,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水平在全省的排名下降。
其他文献
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土壤侵蚀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重视。基于“3S”技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土壤侵蚀敏感性及环境效应的研究,可以
河流是地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在自然生态系统还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河流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流域系统又是一个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异常敏
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建设这一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汽车主题公园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同时也引起了
西方艺术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各种流派、风格爆炸式的出现,东西方玲珑纷呈的美术史,有很多值得后世画家与学者大书特书的画派和大师,在西方美术史上堪称改宗换代的关键的一个环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极其紧迫而严重的问题,我国的三大脆弱环境区——岩溶、黄土和沙漠边缘,生态环境的脆弱形势较其他地区更为严重,生态退化成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