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ceed防粘连膜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临床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宫内节育器、Interceed防粘连膜、宫内节育器+Interceed防粘连膜预防再粘连的疗效差异,探究Interceed防粘连膜用于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的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鄞州人民医院通过经宫腔镜确诊的符合手术标准的患者100例,根据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的防粘连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节育器组)、B组(Interceed组)、C组(节育器+Interceed组),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宫颈管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及术后出现不适症状的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A组患者:有效率86.7%(39/45);B组患者:有效率80.0%(20/25);C组患者:有效率96.7%(29/30)。C组术后宫腔形态恢复的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A组的有效率要高于B组。2.术后月经改善情况:A组患者:月经改善的有效率66.7%(30/45);B组患者:月经改善的有效率60.0%(15/25);C组患者:月经改善的有效率为90.0%(27/30)。C组月经改善的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治疗前使用卫生巾片数分别为(3.12±2.01)、(3.45±2.23)、(3.38±1.93)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卫生巾使用量分别为(7.89±1.86)、(7.53±1.55)、(8.97±2.46)片,C组治疗后卫生巾使用片数高于A组和B组卫生巾使用片数(P<0.05),三组患者术后使用卫生巾片数均较前术前显著增加(P<0.05)。3.细菌学培养:C组患者失访2例,取样患者共28人,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9例,阳性率为32.1%,大肠杆菌为主要感染菌群(4例),占所有培养阳性细菌的比例分别为40%,白假丝酵母菌2例(20%),粪肠球菌1例(10%),阴道加德纳菌1例(10%),不动杆菌1例(10%),草绿色链球菌1例(10%)。4.术后出现不适症状的情况:A组患者术后腰酸、下腹隐痛、阴道出血淋漓不净、发热或白带增多等不适症状的出现率为15.6%。B组患者的不适症状的出现率为12.0%。C组患者的不适症状的出现率为13.3%,三组间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结论:1. Interceed联合宫内节育器能显著减少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效果优于单独放置节育环或Interceed防粘连膜。2.单独使用节育环或Interceed防粘连膜其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在发生的效果无明显差异。3.使用Interceed防粘连膜+IUD预防宫腔粘连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术后的感染率及不适症状的出现率。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超声溶栓(Sonothrombolysis,STL)作为一种治疗血栓的新技术已经有20年以上的研究历史,但仍然没有在临床广泛应用。微泡介导的超声溶栓虽然可以显著提高溶栓效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