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与汉魏思想转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魏之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转型时期,是战国之后又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刘劭所著《人物志》是流传至今较完整、系统的一部人才学著作,在汉魏乃至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鉴于当时儒学的中衰、道家思想的复兴以及传统思想的变化,《人物志》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吸收、改造,它综合儒道名法各家思想,打破了汉武帝时代“独尊儒术”的局面。刘劭有感于汉代察举制度的弊端,在多篇著作中提出了官吏选拔问题,《人物志》就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曹魏统治者“唯才是举”用人方略对他思想的影响。在人物品评方面,《人物志》保留了汉代清议的某些特征,但更多的是清谈的模式和方法,初具清谈形式。另外,该书还体现了新时期士人知识结构和思考习惯的某些变化。《人物志》在汉魏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对于此后玄学家“有无论”、“圣人论”和“才性之辨”等理论的提出和深入研究,发挥了引导作用,对中国古代人才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窥见汉魏思想转型的宝贵资料。
其他文献
天山及环塔里木盆地的植被形态受到水的因素所局限,呈现为山地垂直植被带,在历史上它的退行往往是植被带的整体下移。而南疆盆地内部河道上的植被走廊退行除了有“山圈”上的稀
抗战以来,大批国民党军队进驻绥西地区,形成了国防前线的最左翼。在征收军、公食粮的过程中,乡保粮政人员们瞒上欺下、巧取豪夺,敛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