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内与教条主义作斗争的核心人物、关键人物。革命年代同教条主义作斗争带来巨大成功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样不甘于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他决心带领全党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1958年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就是在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下发生的。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国际上的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国内的反右运动,引发了毛泽东对修正主义的高度警惕;1958年上半年对反冒进的批判,使得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毛泽东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开始膨胀。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批判教条主义的思想走向。毛泽东在1958年对于教条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具体论述了教条主义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和克服教条主义的措施。毛泽东认为教条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受苏联影响,片面强调物质技术的决定作用,片面强调技术干部的决定作用,没有彻底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机械照搬苏联的各种规章制度;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强调中央集权等。对于产生教条主义的原因,毛泽东总结了四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缺少经验,领导大多是外行;对苏联和中国的情况都不了解;精神上盲目屈服于苏联的压力;不懂得比较法,不懂得树立对立面。毛泽东还提出了克服教条主义的办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强调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彻底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破除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大幅度下放权力。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的反教条主义思想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毛泽东提出反对教条主义,出发点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方法和更快的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批判教条主义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从原则上看是正确的,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但是,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许多措施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造成了严重后果。而且,反对教条主义与“左”的指导思想结合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助长了主观臆想和冒进,对于“大跃进”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