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桥梁振动测量及模态分析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iguz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在整个国家交通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随着桥梁的老化,结构损伤不断累积,桥梁的承载能力逐渐降低。为了保障桥梁能够正常使用及确保其安全性能,避免灾难性的垮塌事件发生,定期为桥梁进行安全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也成为近年来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结构的振动测量是桥梁安全评估和健康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了目前国内外对无人机测量和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的研究成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和DIC的新型视觉测量方法,对相关理论做出研究并针对实验室桥梁模型进行振动测量实验。该方法利用无人机灵活性高、能够在空中悬停的优点,克服了固定摄像机难以部署的问题;并利用DIC法非接触式全场测量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接触式测量对桥梁检测的局限。为了验证无人机测量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传统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固定摄像机测量和提出的新测量方法同步采集钢网架结构的振动响应,分别导入动态信号测试软件解出对应的频响函数和结构的模态参数,并对三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实验表明,无人机方法与前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准确获得结构的固有频率。为了进一步研究无人机测量的适用性,对于跨度较长的结构进行分段测量,并利用振型拼接原理得到结构完整的模态振型。无人机受自身运动及环境的影响,拍摄的图像中存在无人机运动引起的虚假位移,通过选用固定参考点建立的平面单应性变换实现图像的几何校正。经对比证明,校正后得到的结构真实振动位移与固定摄像机测量结果吻合。无人机测量结果的好坏直接由单应性变换校正效果决定,现有的校正算法中,参考点适宜围绕待测目标点来选取,并与目标点保持在同一平面内。本文提出的新测量方法结合了无人机和DIC法在位移测量的优点,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对桥梁进行检测,扩展了DIC法在桥梁健康监测方面的应用范围,对桥梁工程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现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光学显微镜(O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铸态Mg-6Al-1.5Ca合金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由呈枝晶形貌的α-Mg基体和沿晶界分布的Al2
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强调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体现以学生的
页岩气开发是我国重大能源战略,近年规模化开发进展迅速,但水力压裂带来的潜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已逐渐突显并引起关注。页岩气返排水具有高盐、有机物成分复杂、潜在风险物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新型的教学结构创造了条件,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
Kosambi-Cartan-Chern(KCC)理论是基于D.D.Kosambi、E.Cartan、S.S.Chern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开创性工作提出的一种几何动力学方法.其在生物、化学、物理等领域中已有广泛应用
为解决现有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精度低、成本高、受地形因素影响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来替代传统的泄露检测方法。通过对管道运行信息的检测,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长输油气管道运行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判断管道是否发生泄漏事故。该研究不仅降低了检测成本以及地形因素对于泄露检测的影响,同时还提高了泄漏检测的准确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针对1Cr17铁素体不锈钢冲击制品硬度随冲击载荷变化增加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实验研究,分析了1Cr17铁素体不锈钢在激光冲击下的组织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增加,1Cr17的加
分析了10MnNiCr钢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冶炼工艺细化及改进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冶金质量控制措施。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控制措施,10MnNiCr钢生产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