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突发事件有着突发性、危害性、冲击性、负面性等特点,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格外谨慎。灾难过后,媒体及时、准确的报道灾情,可以消除人们危情压力下和灾难不确定性带来的信息恐慌,这是媒体实践其监测社会环境、满足大众的知情权等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突发事件往往以其巨大的冲击性和震撼性,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影响。从新闻价值的规律上看,突发事件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从受众需求的程度上看,突发事件往往会成为大众的关注热点,尤其是与事件有着直接、间接关系的人群;从媒介竞争的要求上看,报道突发新闻无疑是提升媒体声誉、提高记者报道水平的重要途径。突发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其传播影响犹如“双刃剑”,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功效。成功的突发新闻报道,可以稳定社会,安定民心;负面导向的突发新闻报道可能会加重灾难蔓延、扩大灾难消极作用的空间和时间,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不利影响。新闻伦理,就是新闻传播的伦理,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具体伦理体现。随着我国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新闻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日益突显出来。特别是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突发新闻报道过于追求惨烈、悲情传播,以及不顾及采访对象的心理,甚至出现虚假新闻等伦理问题泛滥,不仅给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更是引起各方的重视。这些新闻伦理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需要政府和媒介在实践和发展中不断解决、完善。本文就是要通过分析这些伦理问题以及陷入这些伦理困境的原因,进而提出走出伦理困境的途径。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理清何为新闻伦理和突发事件报道;第二部分主要运用理论与当前具体问题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具体的案例中发掘和找出突发事件报道存在的新闻伦理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深层次剖析发生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第四部分在对突发事件报道陷入伦理困境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走出伦理困境的途径,把今后突发事件报道做的更加人性化,更能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