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多,各国人民的交流也日渐频繁,使得各国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化思想等碰撞交融程度加剧,各个国家间在文化安全方面面临新的挑战。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就关于如何切实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问题,开展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于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一次会议,提出了包含“11种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战略思想,文化安全被明确列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习近平立足于全球化的这个时代发展背景以及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客观实情,深刻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和命运,提出一些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逐渐形成。本文分别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重点与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形成背景。分别从国家文化安全的新格局和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两方面,论述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形成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从以下四方面阐述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习近平高度重视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了“极端重要”的地位,提出并践行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其次,重视宣传思想工作,要求创新宣传工作方式,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宣传工作的前提,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是其工作方针;再次,提出文化自信,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以增强国民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牢固的文化思想基础;最后,通过夯实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根基、努力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品牌,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世界认同和学习中国文化等方式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最终目的,进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第四部分:论述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并在应对文化安全挑战的实践中将其进行了发展与丰富,深化了当前我国对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的研究,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以及提升综合国力方面都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