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提升,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国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融入了西方经济、文化、政治的优势部分,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同样受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熏陶,我国历史悠久,民间体育文化亟待传承。本文以潍坊市农村小学的现实民间体育开展情况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民间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将留存的民间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寻找在农村学校可开展的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改造,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改造方法,提供不同的应用实施策略,并运用案例研究法对三个不同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其他民间体育项目或新兴体育项目的课程化改造提供一些理论帮助。研究结果表明:(1)潍坊市现留存下来的民间体育项目数量繁多,民间体育项目种类众多。但调查的6所农村小学民间体育项目开展状况不佳,开展形式也不相同,多以课余活动、课间活动以及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开展,正课开展民间体育项目的学校仅有一所。(2)对体育教师在民间体育了解程度、民间技艺掌握程度、民间技艺获得方式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方面进行调查表明,在潍坊市农村小学被调查的27名教师中,对民间体育比较了解的超过半数,大部分体育教师都能掌握3项以上民间体育技能,体育教师在选择获得民间体育技能的方式上比较多样,其中选择通过参加民间体育培训来提高自己民间体育技艺的占74.07%,是所有方式中最受欢迎的,潍坊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各个维度达到非常了解的人数和占比均不高。(3)对潍坊市农村小学的民间体育改造方面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多种多样。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简化规则、调整项目难度、改造场地和器材、改造项目内容的方法,并坚持健身性原则、课程化原则、难度适中原则、可行性原则。(4)对具体项目的改造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示采取了确定水平——领域——具体目标的系统内容标准,选择正确的改造方法,提出适合不同项目的实施策略的整体思路。实施策略中包括对目标体系的解释、改造方法的阐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推荐实施方式。其中柔力球项目选择简化规则、修改内容、调整难度来进行改造,毽球项目选择简化规则和调整难度进行改造,抖空竹选择简化规则、改造器材和调整难度来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