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流形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光谱遥感将光谱技术与成像技术相结合,对地物的反射电磁波进行连续密集获取,其采样通道数可达上百个。高光谱图像海量的光谱信息能够区分不同地物的细节,可为地物精细分类提供判别依据,在资源勘探、精准农业、城市规划和目标识别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具有数据量大且冗余信息多、光谱维度高且呈现复杂非线性等特点,给高光谱图像分类任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而,如何寻求有效的特征学习方法、建立符合数据特点的数学模型以探索数据本征信息,成为当前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本文面向高光谱图像分类技术,以特征提取方法和端到端模型为主线,在流形学习、深度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开展了深度流形学习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贡献包括:(1)鉴于多特征融合导致的维数灾难和不同特征的不平衡表示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流形判别分析(MFMDA)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局部二值模式对高光谱数据空间信息进行学习,然后在低维嵌入空间增强同类样本特征的聚集性,并分别对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构建本征图和惩罚图,用以探索数据局部近邻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及维数约简模型,在提取空-谱融合特征的同时降低了特征维数,进而在低维嵌入空间学习到鉴别特征以用于分类。在多个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MFMDA算法相比于直接堆叠策略能更全面的揭示数据的内在结构关系,提高图像分类精度。(2)在学习用于数据映射的投影矩阵过程中,为了实现矩阵参数的自适应优化,提出一种自适应流形判别分析(SAMDA)算法。SAMDA算法设计了一个两阶段投影矩阵优化模型,模型第一阶段为预训练投影矩阵阶段,通过对数据流形结构的探索得到初始投影矩阵并将其投入第二阶段,即矩阵优化阶段。第二阶段设计了最大化流形间距准则来对特征间的相似性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引入迭代过程对投影矩阵进行优化,增强了不同类特征间的可分性。实验表明,SAMDA能学习到更加有效的投影矩阵并更好地揭示数据的内在属性,进而提高数据的可分性。(3)为了使得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表征高光谱数据内蕴流形结构,提出了一种将数据特征提取及分类进行结合的端到端模型,即深度局部保持神经网络(DLPNet)。传统深度学习采用随机初始化为网络参数赋初值,不同于此,DLPNet根据高光谱数据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的网络初始化方法,并将图嵌入框架引入模型损失函数的构建,设计了深度流形联合损失函数。基于该损失函数,DLPNet构建了相应的迭代策略,以兼顾测量特征间差异性和探索数据结构信息,进而使得模型能够增强深度流形特征的鉴别性和可分性,一系列实验证明了DLPNet显著的特征学习能力。(4)为了解决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大量标记样本的依赖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流形学习的半监督神经网络(MSSNet)端到端模型。MSSNet设计了一个半监督图模型,同时利用少量已知类别样本和大量未知类别样本学习数据的本征信息。基于该图模型,MSSNet构建了一个协同损失函数以减少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并增大了不同类数据间的流形间距,进而增强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并提高其预测精度。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MSSNet可以有效减少模型对标记样本量的需求,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综上,论文主要开展了高光谱图像分类技术的研究,由基于浅层特征描述子的流形学习特征提取方法到基于深度特征学习的深度流形端到端模型展开一系列探索,并在公开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中国凭借充裕、低廉的劳动力资源,通过低端要素禀赋的外贸发展模式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这一发展模式是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也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蔡昉,2010),工资上升已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最快,最具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数字经济相关理论及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又存在迫切的实践需求,因此针对数字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烟气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加,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工业烟气二氧化硫(SO2)的污染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湿法脱硫技术是当前燃煤烟气脱硫的主流工艺技术,其副产物—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特别是高含尘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脱硫石膏开展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但目前我国的脱硫石膏资源化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时伴随极强的动力效应,突出冲击波及煤-瓦斯两相流掩埋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突出的瓦斯可能逆风流进入进风系统,扩大事故的范围,造成更多人员窒息伤亡;遇有火源,还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动力学行为特征可以为制定科学的防灾救灾措施,防止突出灾害扩大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巷道煤与瓦斯突出抛出物动力学特征为研究主体,基于现场案例分析,运用空气动力学理论知识,分
住房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本世纪以来,面对日益攀升的房价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加剧,我国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持续加大对特定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救助力度。《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明确指出,法治社会是保障权利的社会,尤其要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众的正当权益。于此背景下,研究特定住房困难群体在住房救助方面的权利保障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
“有恒产者有恒心”,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是群众生活和谐、社会稳定的保障。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在推动住房市场化发展,提高职工住房消费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的政策效应依然饱受争议,甚至有人提出应当废除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新时代的住房需求下,提高对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是住房公积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任务。本文
协同制造通过企业间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协同制造模式下企业围绕产品制造和服务而聚集形成价值关系连接的协同制造网络,正成为企业共享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知识传播既是协同制造网络中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而广泛的知识传播又是协同制造网络成功的重要保障。然而,知识在现实系统中广泛传播并非必然,如何让协同制造网络中知识传播活跃,探明其传播的动力机制是本领域
目前空调的广泛使用大幅增加了建筑能耗,并导致了严重的建筑病态综合症等相关建筑空调病症,引起了人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抱怨。针对建筑能耗高和室内空气质量差这两个问题的科学回应就是设计和开发建筑用新型的被动式通风降温技术。所谓新型被动式通风降温技术应具有减小建筑得热、强化建筑散热和为建筑提供新鲜空气的功能。将太阳能烟囱(solar chimney)与土壤-空气换热器(earth-air heat exch
镁合金板材有限的成形性能极大的限制了其在轻量化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弱基面织构镁合金板材的开发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但是其塑性变形机制(位错滑移和孪生)的演变规律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本研究选用Mg-2Zn-0.1Ca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准原位拉伸测试、扫描电镜测试(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EBSD)及数字图像相关(DIC)等技术结合滑移迹线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应变分布和
这篇论文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十七世纪欧洲作家描述中国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接受新儒家的“统一”概念作为事物共同起源的这种思想?进而转向第二个问题,即宋明理学家究竟是如何处理统一问题的?对这两个问题的问答是本文一般的脉络。而回答这两个问题主要基于三种的文字材料:第一种材料是在欧洲由耶稣会家所出版的描述中国古代哲学的书籍;第二种材料是利玛窦写给中国知识分子的书籍(特别是他的对话式著作——《天主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