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研究一直都是交通地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交通网络的通达性水平对于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交通网络通达性的提升有助于经济的持久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本研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为了诊断交通网络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交通网络规划,提高路网的交通效率提供支持,本研究将中国大陆地区的铁路、高速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网络作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2016年和2030年作为研究的时间节点,利用空间句法模型找出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并且判断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此,本论文首先提出利用扩展的空间句法模型衡量交通网络通达性水平。之后,我们对所有的交通网络细分为铁路、高速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四种类型;随后,提出利用各地级行政单位将较长的轴线打断以生成新的轴线模型;之后计算空间句法指标,利用通达度分析不同时期交通网络的通达性演化;最后,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并且验证结论的合理性。研究发现:(1)综合考虑多种类型的交通网络,研究区通达性中心大致位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都市圈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内,呈现较为明显的树状结构;(2)通达性较好的轴线分布模式在2007年时呈现明显的点状分布,之后逐步发展到线状分布模式,而且已经出现了向面状分布演化的趋势,因此,推断今后的发展趋势应当为:首先完善线状分布的格局,之后逐步向面状分布演化;(3)当前,我国的路网基本形成了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成渝都市圈为顶点的“十”字型路网结构,由上述顶点构成的“钻石型”交通网络结构特征正在形成;(4)提升交通网络通达性中心区位应在今后的路网扩展中应当更多地规划东北-西南走向以及西北-东南走向的交通网络,带动全国范围内通达性的提升。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提升我国交通网络的通达性水平,对国家的路网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可以为国家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