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分析是当前生命科学及分析化学学科的一门热点课题,它不仅包括对药品质量的控制,也包括对药物体内过程的研究。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在药物分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喹诺酮类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详细研究了喹诺酮类药物的荧光特性,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并采用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金属离子增敏荧光光谱法等手段,使药物分析的灵敏度得到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测定药物制剂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新方法。生物样品具有很强的背景荧光,由于与药物的光谱发生重叠,常常干扰测定,本文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零交导数荧光光谱法等荧光分析新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据此提出了不经预处理直接测定尿样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灵敏以及高选择性等特点,应用到药片、胶囊、注射液以及尿液等实际样品的测定中,回收率在95%~100%之间。 (2)应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与八种生命金属离子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八种金属离子均能与药物发生络合反应,用对数作图法分别求出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条件稳定常数,并对其结合位点进行了探讨。同时研究了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内滤吸收进行校正,用Stern-volmer曲线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并对猝灭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基态络合反应,而是“猝灭区域效应”,用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药物与蛋白质的最近距离。这部分工作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分布、吸收及作用机理,对于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及研究开发新药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