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动画女导演群体声名鹊起,这般文化现象越发引人瞩目。从西方的乔安娜·奎因(Joanna Quinn)、康地·加德(Candy Guard)、艾莉森·德·维尔(Alison de Vere)、维拉·纽布尔(Vera Neubauer)、鲁斯·灵福特(Ruth Lingford)、玛珠特·瑞米恩(Marijut Rimminen)、苏茜·坦普利顿(Suzie Templeton)到东方古国印度的尼娜·萨娜妮(Nina Sabnani),再到中国的唐澄以及新锐导演卜桦等。她们以自己“阴柔婉约”与“阳刚豪放”的双重禀赋、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编制童话的未泯童心,绘制了或为自己言说、或为社会呼吁的艺术动画作品。这些导演以其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触发了世人的共鸣,而她们在创作技法与手法上的革新也为动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文对于女性导演的研究,并非对于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性声援。而是立足于女性导演自身,以文献考察为基本方法,辅之以采访的方式深入了解女性导演,并借以女性心理学及美学的理论,进而分析女性导演于动画艺术创作中的艺术风格、创作视角、表现手法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特征:与创作主体心灵相映射的真诚艺术表达;崇尚编织童话世界中真善美的美好心愿;哀叹时世艰难,怜惜世人苦痛的博大胸怀;“婉约”与“豪放”并济的双重禀赋等。女性导演们在动画艺术创作上真诚的表达方式,对于艺术的执着精神,以及动画作品的独特风格和创作手法,对于动画创作者将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