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流动性不足,经济体将会面临资金瓶颈,企业的正常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会因流动性不足而破产。但如果流动性过多,经济体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甚至是经济危机,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屡见不鲜。如今,我国经济就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如何尽量减小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就流动性过剩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流动性的治理展开讨论。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第二章在对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影响。第四章结合前面的分析,对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可以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银行体系的两个层面结合起来界定,并据此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我国流动性过剩主要是因为内需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长期贸易顺差、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巨量融资等等因素造成的。
对于流动性过剩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使经济存在局部或全面过热的可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恶化银行的盈利能力,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率低下、处于两难境地。
流动性过剩的缓解需在央行继续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治理,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所以需要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商业银行需不断创新,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实现外汇储备运用多元化;加快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改善我国的金融生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