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邓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开拓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他以其精妙绝伦的想象和求真的意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诗坛独树一帜,并且他巧妙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深刻的心理探索对后期作家,尤其是20世纪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正是采用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对约翰·邓恩诗歌中存在的张力分三章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邓恩诗歌中的张力首先来源于头脑的“催化”作用;其次来源于玄学思想与感情的统一;最后来源于对传统的批判式继承。 第一章探讨邓恩创作诗歌时头脑的“催化”作用。他善于把各种感觉,词句和意象集中、分解、再结合,从而组成新的“化合物”。这是他诗歌中非个人化张力的第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他诗中世俗与神圣世界的完美融合。 第二章首先阐述邓恩诗歌并非“放纵”而是“逃避”感情和个性,主要体现在他如何将个人的畏惧感升华为无数声音的回响;其次研讨他在诗歌中将玄学思想与感情融为一体,从而忠实于“感受力”的统一,使其非个人化张力更为突出。 第三章考察邓恩的非个人化张力在他作为个体诗人与伊丽莎白时期诗歌传统的关系中的体现。本章通过比较他与同时期其他诗人的异同,从诗歌表现形式、内容和语言特征几个角度具体分析了他对传统的批判式继承以及对现代诗人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