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生长方式以局部浸润为主,晚期主要沿淋巴管扩散。术后5年生存率在50%-55%之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肝转移。结直肠癌在向周围浸润、扩散的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在肿瘤浸润及侵袭转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多研究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高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期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RT-PCR以及组织芯片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TIMP-3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粘膜组织明显低下,提示低水平的TIMP-3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利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感染CT26细胞,证实了BABL/c来源的CT26细胞对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具有很好的易感性。以上为我们选择以腺病毒为载体、TIMP-3为治疗基因,对结直肠癌进行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依据。 RT-PCR、Western bolt检测结果表明,转染Ad-TIMP-3可以使TIMP-3mRNA、和蛋白在CT26细胞内高效表达。通过MTT、流式细胞检测、细胞核DAPI染色、DNA ladder等多种检测方法显示了TIMP-3可有效地抑制CT26细胞生长,诱导CT26细胞凋亡,导致CT26细胞周期的G1/S比值升高。研究同时表明,CT26细胞受到Ad-TIMP-3感染后,细胞的迁徙、侵袭和粘附能力明显下降。明胶酶谱检测结果提示:转染Ad-TIMP-3可有效抑制MMP-2、MMP-9的生物活性。 体内实验证实,经Ad-TIMP-3处理的CT26细胞,在小鼠皮下形成移植瘤的能力显著受抑(抑瘤率65.79%)。瘤体内注射1×10~9pfu/ml的Ad-TIMP-3连续3次,可以显著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52.5%)。在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上,证实Ad-TIMP-3处理过的CT26细胞,发生肝脏转移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