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域下的《亡命之徒》和《黎明的旗帜》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斯通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常涉及政治、媒体、暴力犯罪以及反映美国和受美国影响的地区(如拉丁美洲,越南)的生活,一直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本论文的主旨是对罗伯特·斯通的两部小说《亡命之徒》和《黎明的旗帜》进行存在主义的解读。本论文由三个章节及一个引言和结语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斯通的生平及其写作生涯,并对国内外关于这两部小说的研究做了简单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论题,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第一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述存在主义的发展,第二部分介绍论文采用的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世界的荒诞,人类的异化,及自由与责任。第二章从具体文本入手,主要分析了这两部小说所展现的社会的荒诞,以及人们在荒诞的世界中的遭遇。第三章阐述了小说中人物的异化,包括人物的自我异化和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异化。第四章探讨了小说中人物所做出的自由选择,主要分为两类:寻找自我和追求人道主义的自由。本文立足于文本阅读,结合存在主义的一些观点解读《亡命之徒》和《黎明的旗帜》,探讨小说中主人公面临现代社会的荒诞和生活的困境时所采取的自由选择和行动,以此得出本文的结论:通过分析发现斯通的小说具有存在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根源于社会环境,体现了斯通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关怀。小说中的人物在荒诞的世界中采取行动,是进行自由选择的方式,是对命运的抗争。总之,通过运用存在主义理论来解读斯通的这两部小说,发现了他的存在主义倾向,这将有益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研究罗伯特·斯通这位作家及他的其他作品。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传统的主题分析和女性心理分析的方法对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的心理恐惧进行分析。结合曼斯菲尔德的信件、日记和传记,及对曼斯菲尔德部分短篇小说文本的研究
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语言与性别研究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语用学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分析男女在日常会话中对礼貌原则的遵守与违反,发现在语用学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