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醋酸可的松(Cortisone Acetate,简称CA)在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 TCCC 11037催化下进行C1,2脱氢反应为实验模型,研究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CA的包结物结构、性质以及增溶作用,考察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CA的C1,2位脱氢反应以及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醋酸可的松C1,2位脱氢转化方面的作用机理。以冷冻干燥法制备环糊精与CA包结包结物,并过DSC、ESI-MS、2D NNR对包结物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CA形成了包结物,其中β-CD与CA形成了1:1与2:1的包结物,其衍生物与CA形成了1:1的包结物,核磁结果分析表明CA的A、D环被包结进入了β-CD的空腔。通过相溶解度法考察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CA的增溶作用与包结稳定常数。β-CD及其衍生物对CA都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增溶能力表现为RM-β-CD>SBE-β-CD> HP-β-CD>β-CD,30℃下添加浓度为5mmol/L的环糊精RM-β-CD、SBE-β-CD、HP-β-CD、β-CD时,CA的表观溶解度与其本身溶解度相比分别增加了29、24、13、6倍。β-CD及其衍生物对CA(包结比为1:1时)包结稳定常数的大小依次RM-β-CD>SBE-β-CD>β-CD>HP-β-CD。β-CD及其衍生物对CA的包结作用也对CA的脂水分配系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说明CA的膜透性得到一定的改善。考察了不同环糊精对CA的△1-脱氢反应的作用规律,其中RM-β-CD转化效果最佳,CA(10g/L)在2h时基本上完全转化。不同环糊精对最终转化率作用的大小顺序为RM-β-CD>SBE-β-CD>HP-p-CD>对照>β-CD;对CA转化的初始速率影响大小为:RM-β-CD>SBE-β-CD>β-CD>HP-β-CD>对照。其中初始转化速率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与相溶解度增溶规律一致,进一步说明增溶作用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环糊精在转化效果上的不同,环糊精在CA转化中的主要作用是增溶作用。不同环糊精对CA包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增溶作用、包结稳定性上,而这些性质都是由包结结构决定的。同时研究发现不同环糊精在RS、RSA、AD、HC的C1,2位脱氢反应中也表现出相似的转化效果。考察了三种环糊精对菌体生长及菌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糊精对菌体生长和活性都产生了不利作用,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加,对菌体的毒性作用越强。其中空白对照的初始转化速率分别是HP-β-CD浓度为10mmol/L,50mmol/L, 100mmol/L时的2.7,3,3.5倍和RM-β-CD浓度为10mmol/L下的4倍。提前加入环糊精也都导致了菌体活性的降低,并且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加,对菌体的毒性变大,其中RM-β-CD毒性最大。认为环糊精对细胞的毒性主要是由于破坏了细胞结构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