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藿香清化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较,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不足,旨在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藿香清化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两组受试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治疗组经治疗后未缓解病情或对疗效不满意的患者给予延长2周巩固治疗,比较延长治疗前后的Hp根除率。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对大便粘滞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在改善胃脘胀满、口干苦、口臭、少食纳呆、大便粘滞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反酸症状上两组疗效相当(P>0.05),而在改善胃脘疼痛症状上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0%,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Hp根除率为36.6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6.66%,说明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4例患者延长治疗后Hp根除率由治疗前的28.57%上升至6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说明该治疗方法比较安全。结论:藿香清化汤在改善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标准三联疗法,且安全性好,但对Hp的根除作用不明显,Hp根除率低于标准三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