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热休克蛋白糖蛋白96(Heat 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HSPgp96)、c‐jun和CEA的表达,探讨HSP gp96、c‐jun和CEA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HSP gp96、c‐jun和CEA的表达情况。(2)分析HSPgp96、c‐jun和CE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的关系。(3)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HSP gp96的表达情况HSP gp9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53.917,P<0.001);在低分化型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型(χ~2=5.087,P=0.02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χ~2=9.665,P=0.002);Dukes分期C期+D期中表达高于A期+B期(χ~2=5.759,P=0.029)。HSPgp96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c‐jun的表达情况c‐ju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χ~2=6.220,P=0.013)。c‐ju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χ~2=8.357,P=0.004),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3)CEA的表达情况CE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59.116,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χ~2=4.532,P=0.033);Dukes分期C期+D期中表达高于A期+B期(χ~2=7.236,P=0.007)。CEA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 HSP gp96、c‐jun和CEA的表达相关性在19例高分化结直肠癌中,HSP gp96与c‐jun共同阳性表达数为11例,共同阴性表达数5例,采用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提示HSP gp96和c‐jun的表达存在关联(χ~2=8.146,P<0.05,r=0.548)。在结直肠癌组织HSP gp96阳性表达的69例中CEA阳性表达数为58,采用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提示HSP gp96和CEA的表达存在关联(χ~2=7.686,P<0.05,r=0.431)。(5)HSP gp96、c‐jun和CEA的表达与预后HSP gp96阳性表达组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49.6%、31.0%;阴性表达组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7.5%、7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818,P=0.028)。c‐jun阳性表达组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3%、51.5%、24.2%;阴性表达组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60.0%、43.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582,P=0.108)。CEA阳性表达组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47.0%、33.3%;阴性表达组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1.3%、6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416,P=0.011)。其他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因素有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肠壁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结论: (1) HSP gp96和CEA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展侵润及转移。C-jun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2)HSP gp96和CEA的表达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C-jun不能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3) HSP gp96可作为结直肠癌新的肿瘤标志物。(4)HSP gp96可能通过c-jun和CEA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