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标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生活化案例教学是转变传统生物教学模式,实现该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案例教学方式,合理引入生活素材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从学生经验出发,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即通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非本质的认识转换为相关的生物科学概念,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本质的理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采用生活化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学会合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本文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结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具体内容要求,进行生活化案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论述生活化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教师访谈结果,了解部分教师生活化案例教学实施情况及资源的开发情况,提出开发原则,结合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分析,利用资料收集法结合自身实践进行案例资源的开发整合。并尝试将案例按其功能分为导入性案例、生成性案例和总结性案例,列表归纳开发的生活化案例中所包含的资源内容;接着,提出所开发案例资源的利用方法和原则,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具体实施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利用开发的案例资源进行教学的情况,并利用数据统计法分析生活化案例教学资源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生活化案例教学资源进行生物教学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生活视野,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生活、合理生活的能力。但是案例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本研究只是初步为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生活化案例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利用的案例资源参考和开发利用案例资源的原则、方法等,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参与案例资源的开发,推动案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