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敏感型缓蚀剂控释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自修复有机涂层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用于金属腐蚀防护的投资中,有机涂层可占到总支出的三分之二,长期以来是最主要的腐蚀防护手段。然而,由于自身破损和介质侵蚀,涂层的被动防腐功能极易失效。为此,本论文研发了两种具有主动防腐功能的新型涂层,可自主地响应基体腐蚀信号,从而定向递送缓蚀剂至涂层破损或铝合金腐蚀部位,达到基体腐蚀自修复的效果。这两种自修复涂层的关键在于其中掺杂的智能有机微球,它们具有pH敏感控制释放功能,可在基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引起表面局部pH变化时,定向响应释放包覆于其中的缓蚀剂。显然,智能微球的制备及其中缓蚀剂的pH敏感受控释放行为研究是构建自修复涂层的基础。因此,对每一种智能涂层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均涵盖了微球制备条件探讨、控制释放行为研究、涂层防护性能评价三方面内容。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基于超分子原位界面聚合反应,首次通过一步法制备了内腔包覆缓蚀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pH敏感聚苯胺空心微球(MBT@PANI),并分析探讨了微球的合成条件和机理。该微球平均直径为1.7 μm,缓蚀剂包覆率达99%,载药量为23.5(wt.)%。建立了精确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于缓蚀剂的定量检测。系统研究了微球中缓蚀剂的受控释放行为及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MBT@PANI微球具有可靠的pH敏感控释功能,缓蚀剂完全释放时间可长达数月,实现了长周期可控释放。随着释放溶液pH的升高,MBT的释放速度和累积释放量逐渐增大。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缓蚀剂释放过程存在明显的三个阶段,且依次遵循Elovich、一级和零级动力学释放规律。另外,还对不同释放阶段动力学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pH敏感控制释放机理。2.将MBT@PANI微球掺杂到水基环氧树脂中制备了新型智能涂料,并将其涂覆至AA2024铝合金基体。将该涂层划伤至基体并置于3.5%NaCl溶液中持续浸泡,以研究其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30天浸泡期间,其低频(0.01Hz)阻抗值持续提升,同时阴、阳极腐蚀电流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小,表现出了优异的自修复能力。70天盐雾试验结果表明,与纯环氧涂层的显著破坏和其所涂覆基体的严重腐蚀相比,MBT@PANI涂层划痕附近没有任何鼓泡和剥落,基体也未发生明显腐蚀。XPS分析证明在NaCl溶液中浸泡后,MBT@PANI涂层划痕部位确实存在缓蚀剂MBT,这是由于基体腐蚀造成的局部pH改变刺激了 MBT定向释放。完整涂层全寿命周期失效研究表明,在浸泡180天后,其低频阻抗仍然维持在高于纯环氧涂层一个数量级的水平,而完整涂层90天盐雾试验结果也验证了该涂层具有持久的腐蚀防护能力。在聚苯胺材料和缓蚀剂响应释放的双重作用下,该涂层表现出预期的优异自修复和长期防护性能。3.通过低成本、易操作的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埋缓蚀剂8-羟基喹啉(8HQ)的丙烯酸树脂微球(8HQ@Eu)。探究了表面活性剂PVA的分子量、浓度、以及剪切力大小对8HQ@Eu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成功制备了平均直径为1.3 μm、缓蚀剂载量高达40.2(wt.)%的8HQ@Eu微球。建立了针对8HQ定量分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 8HQ的受控释放动力学行为,发现该微球具有可靠的酸/碱pH双敏感响应功能。还进一步分析了微球的粒径和载药量,以及控释环境的pH、NaCl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缓蚀剂控释行为的影响。4.将8HQ@Eu微球作为智能填料掺入水性环氧涂层并用于AA2024-T3铝合金的腐蚀防护。将该涂层划伤后置于3.5%NaCl溶液中,并持续监测其电化学阻抗谱和微区腐蚀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基体接触腐蚀介质后,其低频(0.01Hz)阻抗值历经约12小时的短暂下降后迅速回升,之后长期保持高于纯环氧涂层一个数量级的水平;在初始浸泡的24小时内,8HQ@Eu涂层划伤部位的腐蚀电流即被抑制到极低水平;60天盐雾对比试验直观表明,相比于对照组,8HQ@Eu涂层划痕附近基体的腐蚀和涂层破坏程度均显著减轻;XPS测试则直接验证了划痕区缓蚀剂8HQ的响应释放。总之,8HQ@Eu涂层具有预期的优异自修复性能。
其他文献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实现对水体环境中常见污染物的定量检测尤为重要。伴随着化学修饰电极的快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兴起,电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和实际水体环境的污染物的检测。但是,很多研究仍然着重报道检测灵敏度的新突破,对电分析结果背后的作用机理讨论较少,对电催化过程中电化学界面上的活性位点和特定电子转移过程的了解仍然有限,从而缺少设计高灵敏、高选择性传感界面的指导
学位
随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增多,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威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营和整个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稳定。针对隧道排水管结晶堵管问题,基于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分子动力学以及基础物理学理论,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宏微观测试、室内试验、仿真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隧道排水管内壁植绒防结晶堵管堵机理及影响因素,为防止隧道排水管结晶堵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
学位
钢-混凝土混合连续刚构桥通过在主跨跨中设置钢结构段,可避免大跨连续刚构桥存在的跨中长期下挠、腹板开裂等问题,增大了连续刚构桥的合理跨径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钢-混凝土结合段是该类桥型的核心构件,其连接性能直接影响结构整体受力和长期性能。特大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轨道连续刚构桥中,钢-混凝土结合段具有刚度突变、构造复杂等特点,再加上轨道桥承受动载作用占比大,对结合段静力和疲劳性能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
学位
期刊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s)不仅具有色彩饱和度高、稳定性好、自发光、颜色易调等优势,而且可通过溶液法在柔性基底上进行大面积制备,有望成为新一代照明显示技术,在可穿戴电子、健康监测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柔性QD-LEDs的大面积制备仍面临诸多挑战,其性能也有待提升。常用的旋涂法存在厚度梯度的问题,难以制备大面积薄膜,且溶液利用率低(<10%)。而其他的溶液加工方法,如喷墨打印等易受咖啡
学位
加筋土挡墙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等各类土建工程的支挡结构中。在低烈度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相对于重力式挡墙而言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抗震性能还没有被研究清楚,且抗震设计计算方法不够完善,这就限制了其在抗震领域的运用。鉴于此,本文针对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论文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揭示加筋土挡墙的抗震机理,为完
学位
燃油喷雾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油机燃烧效能,为有效提升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并实现更低的碳烟生成,柴油机的喷油压力有越发攀高的趋势。目前正在研制的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其喷油压力已远高于传统柱塞泵燃油喷射方式,甚至已达300 MPa的超高压力范畴。超高压燃油喷雾研究已逐步成为柴油机燃烧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克服目前实验测量技术在气液两相速度场同时测试上的短板,具有节约实验成本
学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类显性遗传病,主要特点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及早发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对于儿童和青少年FH群体的筛查和诊治率仍存在不足。新型疗法如PCSK9抑制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为儿童和青少年FH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本文将对儿童和青少年FH患者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随着先进航空发动机向高推重比和高流量比方向的不断发展,发动机工作温度不断提高,在关键热端部件(涡轮工作叶片)上施加热障涂层已成为必然选择。现役的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热障涂层主要采用(Ni,Pt)Al粘结层/YSZ陶瓷层体系,该涂层体系在服役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陶瓷层/金属粘结层之间形成的热生长氧化物(TGO)层褶皱严重、生长速度过快,与基体之间元素互扩散诱发基体合金力学性能下降等。为了解决上
学位
未来航天器在深空探测过程中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其内部精密仪器对承载与防护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维点阵材料具有突出的比强度、比刚度和可设计性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多孔材料,在航天器轻量化结构、防碎片撞击护板、缓冲吸能装置以及其它运载工具轻质结构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航空航天应用为背景,以高比强、高吸能金属基点阵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设计、制备、优化及压缩力学行为等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