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碳酸盐岩微相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usiy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奥陶系的沉积厚度约为600-800m,沉积物属于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型。鄂尔多斯盆地蕴含大量油气资源,盆地东部镇钾1井奥陶系盐下层马二段软沥青和沥青质泥的发现,为本次研究的契机。另外,前人对马二段碳酸盐岩微相的划分不够详尽,沉积环境的分析尚且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论文选题于国家973项目课题“鄂尔多斯奥陶纪古陆表海盆成钾条件、机理和后期演化”。本文“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二段碳酸盐岩微相研究”对碳酸盐岩微相及储集特征进行探讨,总结出不同的微相组合及所指示的相带的变化规律,并对研究层位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特征进行讨论。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二段发育碳酸盐台地相岩石类型,本文以盆地东部全取心井镇钾1井作为基干井,榆9井和龙探1井作为辅助井,山西柳林三川河剖面作为参考剖面。通过对镇钾1井岩心的矿物成分、组构和生物化石的观察及显微镜下鉴定,分析研究区马二段的岩石学特征,从而将马二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石灰岩可细分为颗粒石灰岩、颗粒质灰泥石灰岩、含颗粒灰泥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等,白云岩类型主要有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
  结合研究层位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及颗粒和基质的类型和含量,对比威尔逊相带模式,划分出10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MF1/亮晶生物颗粒石灰岩、MF2/灰泥质生物颗粒石灰岩、MF3/含灰泥生物颗粒石灰岩、MF4/含生物颗粒灰泥石灰岩、MF5/灰泥石灰岩、MF6/含灰泥球粒石灰岩、MF7/纹层状泥粉晶白云岩、MF8/泥晶白云岩、MF9/粉晶白云岩、MF10/膏质白云岩。根据微相类型及组合关系,归为以下3个相带,即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
  通过微相组合的划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的规律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沉积环境演化为:开阔台地-蒸发台地-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开阔台地-局限台地,马二段沉积时期存在多期的海退-海侵旋回。其中,马二段沉积时期经历了3次海侵。马二段下部岩性主要为生物碎屑颗粒石灰岩,沉积厚度较大,含有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相,海侵达到最大值。随着海平面的降低,水体变浅,沉积物渐变为泥、粉晶白云岩,生物碎屑减少,沉积环境由开阔台地转变为局限台地。马二段中部:岩性主要由泥粉晶石灰岩变为泥晶白云岩,伴随着细晶膏岩的发育,岩性和厚度变化较大,经历了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环境。马二段上部:岩性为泥粉晶石灰岩变为粉晶白云岩,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为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
  在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特征、物性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将储层孔隙类型分为白云石化的晶间孔、晶间微孔及晶间溶孔,而较大的溶孔、溶洞及原生孔隙一般较为少见;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局部见膏、盐晶铸模孔、也可见裂缝型孔洞;孔隙度主要为特低孔、渗透率以低渗型为主;成岩作用包括:溶解作用、白云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压溶、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物性受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大;碳酸盐岩储层主要为Ⅲ类储层和Ⅳ类储层,其中Ⅲ类储层在研究区内分布较为广泛,大多数属于特低孔低渗型储层。
其他文献
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使用一种共轭材料作为光活性层,与双组分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相比,它可以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并简化制备过程,但其光伏性能仍有待提高。单组分共轭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其纳米相分离的控制是实现单组分太阳能电池高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论文以材料设计和合成为方向,通过调节单组分共轭材料的吸收和纳米相分离,从而提高单组分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设计并合成一种主链基于
当前,传统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工业包括油气开采和煤化工。众所周知,这些工业的产品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使得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但是,人类不得不面对这些工业运行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不可再生能源的过渡消耗、工业废水的污染以及工业尾气的排放等。其中,工业尾气排放引发的全球性环境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SO2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酸性有毒气体,它的排放会造成酸雨和雾霾等
学位
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为人类社会活动及发展提供能量的最佳选择。光催化制氢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最具发展潜力的途径之一。其中三元硫化物固溶体ZnmIn2Sm+3(m=1?5,整数)具备良好的性能,因此在光催化水解制氢这一领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与报道。但该光催化材料仍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光催化效率低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ZnmIn
学位
豆类种子是现代保健功能食品开发的重要资源,也是廉价、优质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豆类蛋白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如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这些功能特性与豆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和结构等有密切关系;同时,不同功能特性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豆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为了豆类蛋白的高效利用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本文以10种豆类种子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
学位
环境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离子与有机小分子的检测与治理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材料,不但具有金属离子和多齿有机配体结合的稳定微孔结构,而且其大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官能团,可控的骨架拓扑学和几何学显示出在催化、气体储存与分离、分子识别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荧光性能的MOFs(LMOFs)材料,通过调变MOFs的微孔结构、有机官能团和作为骨架
本文在前人对研究区所在盆地的地震、地质及井筒资料研究的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和重新处理解释研究研究区地震、井筒资料,应用多种关键技术,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整体为NW-SE走向的正断层分割的继承性的鼻状断块,构造分异明显,断裂活动的差异性控制着构造和沉积的分异。  (2)Palogue地区白垩系Galhak-Ⅳ组地层具有发育岩性圈闭的有利地质条件,平面上局部盖层发育的地区和剖面上反向正断
学位
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当前地震勘探技术中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环节。地震储层预测依托于三维地震的精细构造解释成果,结合测井数据,来对储层进行精细的刻画。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在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通过岩石物理统计来进行地震储层以及油层的预测,刻画出有利区范围,砂体厚度,含油砂体展布及其物性。其指导思想是根据三维解释成果,利用属性分析,相干体分析,时间切片,并把地震
学位
杜坡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古城油田南部,该区的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核桃园组核三段的Ⅱ-Ⅶ油组。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储层横向变化大,断裂极为发育,该区油气勘探存在构造形态落实不清和储层平面分布预测难度大等问题。本文以Ⅱ~Ⅶ油组中的44个重点小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测井解释、地震勘探等理论方法,从地层对比入手,对杜坡地区的地层构造、沉积相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三维地质
学位
岩心分析测试是认识油气层地质特征的必要手段,油气层的物性评价、油气藏的开发、油气层损害的综合诊断、保护油气层技术方案的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岩心分析所得数据的基础之上。杜84块兴Ⅵ组稠油油藏有效开发需要深入地认识储层特征,认识该类油藏的地层特征、沉积相带特征、母岩特征、岩石碎屑颗粒和填隙物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岩性与电性对应关系特征等等,研究原油SAGD开采后引起储层性质的变化,包括热作用前后矿物的转变以
学位
杨疙涝区为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新区块。目前此区块勘探程度较低,地质认识不清。但通过周边区块的研究可以看出长4+5油组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盆地中生代构造环境、沉积相和微观和宏观分布的储层特征与分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延长组是三角洲广泛发育的时期,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广泛的发育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砂体和构造配合叠置形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