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8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流动人子女数量不断增多,流入地的学前教育系统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吸纳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导致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权利成为流入地政府的“真空地带”。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中,优质教育早已供不应求,流动人口子女因受限于户籍因素而导致他们这场教育资源争夺赛中频繁受挫。与此同时,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在内的家庭资本也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有重要影响。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现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本文选取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的郑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考察不同家庭特征对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本研究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从影响流动人口子女获得学前教育机会因素入手来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细化研究问题,选择和陈述研究方法,描述研究样本,并确定研究的整体思路。第三部分是流动人口子女获得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选择变量,设定研究模型,从户籍属性,家庭特征等方面出发,探寻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地访谈资料对模型结果加以解释。第四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建议。通过总结前文研究,就如何提升学前教育公平,帮助流动人口子女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首先,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公立幼儿园的概率低于户籍儿童进入公立幼儿园的概率;流动人口子女进入示范性幼儿园的概率低于户籍儿童进入示范园的概率,户籍对入园性质和入园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尖锐,部分学校招生时对房屋产权有要求。这样就使得异地购房政策也影响了教育制度,加重了外来人口入学难问题。其次,除了户籍因素之外,家庭特征对于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有显著影响。父母学历越高,进入公办园和示范园的概率就越大;母亲的工作类型对进入公办园有较强的影响,工人和服务类工作的母亲的子女容易进入私立幼儿园;家庭收入对于是否进入示范园有正向影响。
其他文献
从古至今苏联的教育体系一直被大家认可,但苏联解体后的这些独立国家的教育体系开始走向极端。尽管多数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它并没有带来好处,甚至在一些前苏联国家的年轻人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手段,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是因为各民族语言中都承载着本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因此,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社
学习舞蹈可以感受到真善美,提升整个人的气质,对艺术有更加深入理解.传统教学方法逐渐暴露出弊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情况需要,因此要发挥出情感教学的优势来改善效果.文章先介
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政府公信力弱化的现象和行为,群体性事件正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一个缩影,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有效
档案管理工作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发展状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也逐渐上升,为档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