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约束在并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均会对公司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两方面研究融资约束对公司并购的作用:一是融资约束与公司并购金额和相对规模的关系,二是融资约束、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由于度量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方法不同,不同学者选取的绩效衡量指标不同,因此研究结论之间存在差异的状况在所难免。为了更好的研究融资约束问题,本文构建了新的融资约束指标及绩效指标,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以及融资约束与其他并购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就融资约束、并购支付方式、并购绩效三方面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融资约束方面,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融资约束的度量三个角度,整理了融资约束问题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阐述了所有权性质、金融环境差异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列举了部分学者提出的缓解国内融资约束问题的手段,并从现金流特征和构造综合指数两种方式出发,总结了目前度量融资约束程度的主要方法。并购支付方式方面,本文主要概括了并购融资的种类,以及影响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行业因素及公司特征因素。并购绩效方面,本文就学者对融资约束、支付方式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归纳。现有研究表明,就融资约束与并购会计绩效的研究并无定论,且不同研究就股权支付与现金支付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上仍有分歧。其次,本文分别就融资约束指数的设计和公司绩效指标的设计进行了实践。在融资约束指数设计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同花顺iFinD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作为主要观测对象,筛选了观测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6年共9574个上市公司样本,将公司规模(LNASSET)和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ICOV)作为预分组变量,选取公司所有制(SOE)、资产负债率(DAR)、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LNOCASH)、期末现金等价物(LNECASH)、资产收益率(ROA)五项指标,参照指数法,通过Logistic回归,构造了反映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指标FCI,并利用FCI对我国的出境并购公司进行了简单分析。在并购公司绩效指标的建立方面,本文仅从会计绩效指标的角度出发,选取ROA、ROE、每股收益EPS三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构建了公司综合绩效指标P。再次,本文选取2014年我国上市并购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并购前一年至并购后两年共四年的研究观测期,分别建立了三个多元回归模型,来研究融资约束、并购绝对金额及相对规模、并购支付方式以及并购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主要有两点。第一,融资约束与并购金额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之间,融资约束导致小规模并购的现象并不存在;此外,相对规模较大的并购事件在短期内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但却有助于并购公司长期范围内的绩效提升。第二,在短期内,现金支付不利于并购公司的绩效改善,但从长期来看,非现金支付不利于并购公司的绩效改善,且这两种现象在高融资约束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进一步,针对跨国并购,本文挑选出2014年的出境并购事件再次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第一,不同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融资约束导致小规模并购的现象在出境并购公司中存在,而并购相对规模对绩效的影响与全样本回归结果类似。第二,不论期限长短,现金支付均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出境并购。说明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不同并购类型的公司均应当根据财务及风险状况,合理的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最后,本文就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从外部金融环境、政策制度、地区和产业发展以及公司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缓解我国融资约束问题的建议。此外,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点,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为融资约束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改进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