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及其条件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是当前废水处理领域具有高效性、无需外加碳源以及环境友好性等特点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近年来,研究者在黑海和日本近海水域等处又发现了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存在,并证实了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能对高盐度废水和一些闭锁性海域水有效地进行脱氮处理。目前国内外关于人工培养海洋厌氧氨氧化菌的公开研究报道较少。   本文针对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从日本大阪湾海洋废弃沉积物底泥获取的活性污泥作为污泥种源,建立反应器对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实验条件等进行探索对比研究。通过对温度、pH、HRT、氮负荷、盐浓度等条件的调节,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0℃~25℃,总氮去除速率在25℃时最高达到0.31kg/m3/day,温度或高或低均出现明显的脱氮能力减弱趋势,在5℃和36℃时达到最低,为0.03kg/m3/day。   2.在连续培养条件下,NaCl浓度由30.0g/L减少为0g/L时,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有所降低,总氮去除速率相应下降,在0.22kg/m3/day基础上平均降低到0.16kg/m3/day,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由起始的69%和90%分别降低到48.1%和61.3%。可见,海洋厌氧氨氧化反应对盐浓度有一定的依赖性。   3.大阪反应器Ⅱ和反应器Ⅲ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温度为25℃,pH为7.3~8.0时,反应器大阪Ⅱ可承载最大总氮容积负荷和去除速率为0.44kg/m3/day和0.41kg/m3/day,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6%以上;HRT为18h时,温度为25℃,pH为7.3~8.0时,反应器大阪Ⅲ的最大总氮容积负荷和去除速率为0.53 kg/m3/day和0.48kg/m3/day,总氮去除率达到92%以上。   4.根据厌氧氨氧化反应理论,氨氮、亚硝酸氮的去除速率和硝酸氮的生成速率比例为1:1.32:0.26。本次实验三个反应器内实际比例为1:1.16:0.18、1:1.05:0.15和1:1.06:0.16,稍低于理论值。   5.应用PCR-DGGE法对污泥内细菌群体进行DNA序列解析,确定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除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外,还有多种微生物的共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城市桥梁涌现出来。这些桥梁由于设计、施工或长期运营等原因,造成桥梁健康状态的退化。桥梁管理部门须通过对桥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
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 Estrogens,SE)是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它可以危害到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及行为。一些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如雌酮(E1)、17
学位
本文根据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用拉普拉斯积分变换解法对地下结构动力方程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并从理论上推得了运动方程的解。尽管利用拉普拉斯逆变换和留数定理
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但其同时具有脆性大的缺点。而将自密实高强混凝
目前,结构的连续倒塌已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由于恐怖袭击、火灾、飓风、施工缺陷、人为错误、煤气爆炸等原因所导致的连续倒塌事故越来越多。1968年英国Ronan Po
基础隔震是一种独特的工程应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隔离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来降低结构的地震作用。由于地震作用是从下部结构传递到上部结构的,所以用基础隔震的方法来隔离
张弦梁和柱面网壳结构是两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形式,其理论研究和设计方法都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张弦梁结构存在平面外的稳定问题,柱面网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较差且产生的支座
学位
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基地的转移和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轻钢结构厂房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轻钢厂房由于具有自重轻、用钢省、造价低,可跨越较大的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