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毒(syphilis)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的梅毒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梅毒的病原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苍白亚种,又称梅毒螺旋体。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梅毒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传染胎儿,早期可致胎儿流产、早产,晚期感染的成活胎儿可能患先天梅毒。获得性梅毒主要经性接触传播,接吻、手术、哺乳、输血、接触污染物也可被传染。获得性梅毒在临床上分为三期: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和非特异性抗心磷脂(cardiolipin)抗体。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主要有IgM、IgG抗体,IgM抗体持续时间短,IgG抗体却持续时间长,甚至可终生存在,但抗体浓度较低,一般不能预防再感染。非特异性抗心磷脂抗体又称反应素,是由梅毒螺旋体破坏的组织细胞所释放的类脂样物质以及梅毒螺旋体自身的类脂和脂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的IgM和IgG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在非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多种急、慢性疾病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比非特异性抗心磷脂抗体出现得早,即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仍持续存在,甚至可终生存在。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而选择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将十分有助于梅毒的诊断。目前,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 test,RPR)、甲苯胺红快速反应素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等,有时也用到免疫印迹法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献血者梅毒试验必须阴性,使用的梅毒检测方法可以是RPR法、TRUST法或ELISA法。因此,在献血筛检中,选择使用敏感而特异的梅毒检测方法,对于提高血液质量、防止经输血传播梅毒、保证输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实验拟在献血筛检中建立起梅毒的RPR半自动检测方法、ELISA全自动检测方法、TPPA和荧光定量PCR的手工检测方法;用这四种方法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评价检测方法,选择最适合血站进行大规模血液筛检的梅毒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实验收集成都市血液中心2006年10月上旬至2007年2月上旬采集的,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健康征询和健康检查中均合格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2327份,用EDTA抗凝。梅毒抗体室内质控品用作室内质控。2、实验方法:利用AT plus 2全自动加样器及其SUNRISE plus用户软件、FAME24/20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及其用户软件、itswell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软件,建立了ELISA全自动检测方法。利用TECAN RSP 150全自动加样器建立了RPR自动加样方法,利用KJ-201BD型振荡器建立了RPR手工检测方法。利用Heidolph微板振荡器、背光式读片灯等建立了TPPA检测方法。利用FTC-2000型荧光定量PCR仪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同时使用RPR法和ELISA法,对32327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作了梅毒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使用TPP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评价检测方法。统计方法:x~2检验。实验结果1、RPR、ELISA、TPPA和荧光定量PCR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成功建立了自动加样、自动检测的梅毒ELISA检测方法,自动加样、手工检测的梅毒RPR检测方法,还建立了梅毒TPPA检测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四种方法的使用情况良好。2、ELISA法检测献血者梅毒在32327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ELISA法检出阳性174份,阳性检出率为5.38‰(174/32327)。3、RPR法检测献血者梅毒在32327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108份,阳性检出率为3.34%o(108/32327)。4、TPPA法检测RPR法阳性和/或ELISA法阳性的献血者标本RPR法阳性和/或ELISA法阳性的献血者标本共201份,其中RPR法和ELISA法均阳性81份,RPR法阳性、ELISA法阴性27份,RPR法阴性、ELISA法阳性93份。使用TPPA法检测201份RPR法阳性和/或ELISA法阳性的献血者标本,在81份RPR法和ELISA法均阳性的标本中,TPPA法阳性81份;在27份RPR法阳性、ELISA法阴性的标本中,TPPA法全部阴性;在93份RPR法阴性、ELISA法阳性的标本中,TPPA法阳性63份。5、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PR法阳性和/或ELISA法阳性的献血者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份RPR法阳性和/或ELISA法阳性的献血者标本,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1、在32327份献血者血液标本的RPR法和ELISA法的检测结果中,经x~2检验,RPR法的阳性检出率和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x~2=15.514,P<0.05)。2、与TPPA法的确认结果进行比较,RPR法不但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存在梅毒漏检的可能;而ELISA法仅有假阳性、却无假阴性;ELISA法检出梅毒的能力强于RPR法,其用于献血筛检的价值也大于RPR法。3、综合考虑方法学和实际操作等因素,RPR法、TPPA法和PCR法都不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而ELISA法最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