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Ilizarov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片填充技术、膜诱导技术等技术与单一治疗方法:Papineau技术(开放植骨技术)、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长骨难治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6年10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以单一技术与联合技术(Il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并进行骨搬移,抗生素骨水泥片填充、膜诱导成骨技术、远端缓慢回缩等技术)治疗难治性骨髓炎的病例共38例,单一治疗方法治疗病例共25例:Papineau技术组12例、Ilizarov骨搬移技术组13例,均为男性,多种技术联合应用治疗组病例共13例,均为男性;年龄20-66岁,平均36.6岁;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8例,绞伤2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28例;均为内固定术后,11例伴有骨外露,所有病例均有窦道流脓。病程时间为1-3年,平均16.5个月。经彻底清创后骨缺损范围在5-15cm之间,平均9.74cm。术前取伤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术中彻底清创,去除感染及坏死的骨及周围软组织,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联合多种方法或单一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干预处理。对比手术次数、外固定相关数据(包括外固定时间及指数)、负重数据(全负重时间及指数),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术后患肢功能应用普诺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所得数据应用SPSS24.0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病历资料完整,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29.52个月。功能评估统一使用由Puno等人提出的评价系统进行评价。骨缺损长度范围在5-15cm之间,平均9.74cm。三种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外固定指数,带外固定架时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负重数据,功能评分方面,三组没有明显差异。而在手术次数、复发次数以及治疗花费,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数据:年龄、性别、有无腓总神经损伤对后期恢复结果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运用联合技术能有效治疗彻底清创后的骨缺损或肢体短缩问题。在保证彻底清创的同时,还能促进局部血运的改善,骨搬移的同时软组织也同步移动,不需要皮瓣覆盖,创面也能愈合;抗生素骨水泥片不仅能起到占位器作用,还能起到膜诱导作用促进成骨,与骨搬移同步分次取出不影响骨搬移;远端缓慢回缩缩短了搬移段远近端的会合时间,延长了断端的接触时间,有利于骨端愈合;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难治性骨髓炎的治愈率,并有效地减少手术次数及治疗花费,该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