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烃类脱氢一直是石油化学工业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其特点是反应转化率受到热力学平衡的限制。苯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产品、合成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原料,主要由乙苯脱氢制得。现有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反应温度和水/烃比高、能耗大,在分离器中水蒸汽潜在的大量冷凝热难以回收。近年来,在氧化脱氢工艺反应体系中应用CO2取代氧气作为氧化剂,是一条利用CO2资源和降低能耗的“绿色化学”途径。此过程的关键是制备高性能的用于乙苯二氧化碳氧化脱氢(CO2-EBDH)制苯乙烯的催化剂,这是一项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热力学角度计算了在不同气氛下的乙苯转化率,从理论上验证了在二氧化碳气氛下乙苯氧化脱氢的可行性,为课题的完成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VxT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经Fe改性后的Fex/V6T催化剂,分别考察了它们的脱氢性能。利用XRD、XPS、TPR和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获得的结论如下:1)二氧化碳的加入促进乙苯脱氢反应向右进行,使得乙苯转化率和苯乙烯收率提高。2) V6T催化剂在CO2-EBDH反应中有较高的催化活性,450℃反应温度下,乙苯单程转化率和苯乙烯选择性分别为11.0%和98.3%。3)V6T经Fe改性后得Fex/V6T催化剂,使得乙苯的转化率增加,其中Fe2/V6T催化剂的的反应活性最好,450℃下,乙苯单程转化率和苯乙烯选择性分别提高到20.0%和98.2%。4)在VxT催化剂体系中,高价钒V5+可能是反应的活性中心;TiO2锐钛矿型晶相有利于乙苯转化率的提高,而金红石晶相不利于脱氢反应。5) Fe2/V6T催化剂随反应进行逐渐失活,失活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应中Fe组分的烧结,导致了平均孔径的增大;另一个是催化剂体系中高价钒和高价铁被还原成低价钒和低价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