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痤疮是常见的损容性疾病,约占门诊量的30%,多发于青春期,易反复发作,而痤疮炎症消退后多在面部遗留色素沉着,痤疮炎症后色素的自然消退十分缓慢,且有碍观瞻,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生活质量,甚至出现自卑、焦虑、抑郁、暴躁等心理异常。在痤疮的治疗研究工作的同时,我们对痤疮后色素的恢复也给予了积极的关注,逐步摸索、总结出以耳尖刺血配艾灸促进痤疮后色素消退的新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该方法能明显加快痤疮后色素沉着的消退。但该结论尚缺乏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的有力证实,因此本项研究旨在观察耳尖刺血加艾灸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客观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选择四川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2009年7月~2010年5月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治疗组70例。(2)治疗组采用耳尖刺血加艾灸治疗,耳尖刺血每5天治疗1次,艾灸每天治疗2次,共治疗60天。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不采取任何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0天结束后分别记录一次,并进行症状分级积分,判定临床疗效。(3)观察结束后,对所有数据进行量化,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采用病例均来源于四川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2009年7月~2010年12月门诊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损程度、治疗前皮损评分值等均具有可比性。研究观察结果表明:①总体疗效比较,临床痊愈病例治疗组31例(46.27%),对照组7例(10.77%);愈显率治疗组56.71%;对照组20.00%。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显著。治疗组总体疗效和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②两组患者皮损治疗后总积分比较,皮损治疗后总积分包括色素沉着程度、色素数目、色素大小、情绪影响四个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进行统计学检验,均有p<0.01,治疗组四者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1)临床价值本项研究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通过量化分级积分,对14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了耳尖刺血配艾灸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有较好的疗效,为肯定耳尖刺血配灸法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依据。(2)问题和展望①由于目前尚无公认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治疗方法,故对照组的设计并不十分合理。②由于临床工作的特殊性,未能设立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观察,虽然用图片直观展现了临床疗效,但对作用机理阐述不够。③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