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桥区航行航迹模拟的计算机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润滑剂,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十五”计划。近年来,我国由水路、陆路、空运所形成的立体交通网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在内陆涉及到水路和陆路二者相连的便是桥梁或隧道,但以桥梁居多。跨江跨河的桥梁使内陆的公路网及铁路网联成了一个整体,使得其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江河上过多的桥梁严重地影响了内河航运的发展。选址不当的桥梁一方面它严重地妨碍了船舶的安全通航,另一方面由于船舶撞桥事故的发生也严重地危害着桥梁的安全,一当发生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危及人生安全。本文从桥区的地理环境出发,通过研究桥区的航道特征、水文特征、典型环境条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机模拟船舶在这些条件下的航迹,从而为桥梁的选址、桥墩位置的优化以及船舶驾驶员在进入桥区时的航行方法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分析手段。 本论文的直接来源是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承接江苏省交通厅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船舶通航实船试验及模拟研究”这个研究项目。在本项目中,课题组在江苏省境内的长江南浏水域大桥初步选址处进行了如下试验:海船及江轮船队的“Z”形试验、旋回圈试验、冲程试验以及船队和海轮在桥区的会船试验。在江苏省交通厅的帮助下,我们还取得了该水域历年和现阶段的许多气象资料、地理资料、水文资料。在这些资料和试验中取得的各种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数据计算。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根据船舶的操纵性能和船舶运动响应方程以及风、流的数学模型,来进行船舶的航迹模拟和船舶在桥区航行时的各种参数计算。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课题研究来源和意义,同时介绍了国内外这方面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主要对长江干线船舶撞桥事故进行了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这些原因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结论,指出对桥区航行模拟的必要性。第三章为船舶操纵性指数的研究,就目前教材上给出的求法,就有些步骤提出改进的意见,并用法改进后的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第四章为数学模型研究,主要的数学模型有:船舶运动方程模型、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运动响应模型、船舶偏移量模型、风流致船舶漂移量的计算模型、定距离船舶航行所占航宽模型。第五章为航迹模拟,其主要包含了在第四章的数学模型下,船舶在不同的环境和船舶参数下的航迹模拟,并根据实际需要输出多种数据。 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分析,运用计算机模拟手段为内河航道上桥梁的建设提供保障航道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数据,以供优化桥墩的选址工作参考,同时还为内河船舶驾驶人员在桥区航行时提供操纵方法。
其他文献
<正> 东晋自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都建康建立政权,至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420年)为刘裕取代,历经十一位君主,一百零四年。这百余年是中国门阀政治的鼎盛时期。关于这期
经过多年努力,公安执法环境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着执法权威受到挑战、公安法规不协调和立法空白、干扰公安执法、社会服务性工作过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对警察现
与传统暴力犯罪相比,严重暴力犯罪已经危害公共安全,这是其本质特征。文章从"暴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等易混淆的概念入手,从认识层面理
沈既济是唐代著名的小说家 ,他的《枕中记》和《任氏传》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 ,分析、阐明这两篇小说的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加入WTO之后,在日益复杂的现代企业竞争,企业要想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吸收人才。社会的转型以及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的企业需要经常改进自身与内外
小半径且中墩为独柱墩的连续弯梁桥的抗倾覆能力较差。作为预防措施,人们常采用在中墩处增加径向支座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以抵抗津晋高速连续独柱墩匝道弯桥倾覆时遇到的极
著名文学家、东吴贵族子弟陆机出身于儒学世家,也懂得曹魏前期的时髦理论,而对正始时代以来中原地区新兴的玄学则不甚了解;等到他进入洛阳谋求政治出路以后,为了融入中原文化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者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我国早在古代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1979年,经邓小平提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植
省际边沿县域在地理区位上远离中心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条件对省际边沿县域的影响较为突出。除了个别处于对外交通桥头堡区位或拥有特殊资源的县域
斜拉桥在近几十年来的桥梁建设中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但是由于目前材料防腐技术和施工及运营管理的问题,国内外很多斜拉桥都已经或者即将面临换索的问题。 本文以犍为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