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双节段与单节段Staple钉对未成年山羊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的矫形效果,并观察其相关的组织学变化,评价长节段Staple钉对脊柱生长的调节作用,为临床运用Staple技术治疗脊柱侧弯提供实验依据。背景:记忆合金加压钉技术是一种基于Hueter-Volkmann理论的用于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非融合微创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对弯曲脊柱凸侧的不对称加压和拴系,造成脊柱双侧的不对称生长,从而以短节段调节的方式对脊柱侧凸进行矫治。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其可以减缓脊柱侧凸的进展,并能矫正早期的脊柱侧凸。近期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记忆合金加压钉技术的有效性及相关动物实验方面。但是,该技术还不成熟,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仍不多见,国内关于该方面的研究报道更是少见。此外,常规的短节段Staple钉在脊柱侧凸矫治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关于长节段记忆合金加压钉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方法:5~8周龄,体重6~8kg的健康雌性山羊15只,采用椎弓根钉不对称栓系加凸侧肋骨部分切除的方法建立脊柱侧凸动物模型,观察至少2个月。建模成功后手术解除拴系,随机分为长节段钉组、短节段钉组和对照组3组分别进行处理:2个实验组行开胸手术,将记忆合金加压钉以侧凸顶椎为中心,纵跨与其毗邻的4~5个椎间盘,沿主弯的凸侧(右侧)纵行植入椎体,短节段钉组植入跨单个椎间隙的Staple钉,长节段钉组植入跨两个椎间隙的Staple钉。对照组仅取出后路内固定,不予治疗。术后即刻及其后每隔4~6周摄胸椎正侧位X线片(观察期至少2个月),测量Cobb角,比较角度的变化。观察期结束后获取脊柱顶椎上下椎间盘及生长板,做不脱钙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测量并比较生长板生长方向上肥大细胞层高度、增殖层高度。结果:成模14只。X光片显示2个实验组在矫形术后即刻矫形效果明显(P<0.05),侧凸的Cobb角随着时间推移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在观察期内,实验组的Cobb角比矫形初期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则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两个实验组的有效矫形角度(矫形术后即刻角度-观察期结束时角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长节段钉组的有效矫形角度为17.8°±4.0°,较短节段钉组(14.0°±7.6°)高,数据分布也较集中,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实验组中生长板凸侧的肥大细胞层高度均明显小于凹侧(P<0.05),其中短节段钉组凸侧平均高度29.2±4.4μm,凹侧平均42.5±8.4μm;长节段钉组钉组凸侧平均高度27.6±1.9μm,凹侧则平均41.2±4.6μm。两组凹侧与凸侧肥大层高度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对照组两侧的肥大细胞层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的增殖层高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长节段钉组椎间盘有钉齿面的肥大细胞层及增殖层高度无论是在凸侧还是凹侧均与无钉齿面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两种记忆合金加压钉均可以有效的矫正脊柱侧凸,长节段Staple钉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常规Staple钉的矫形效果,但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