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进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实施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然而,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相关研究的缺失,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英语课程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本文引入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J.I. Goodlad)的五种课程层次理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和文本理论,本研究以过程哲学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及文本间性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五种不同的文本之间的转换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五种文本的转换过程,探讨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五种不同课程层次间是否存在一致性,或在多大程度上能保证其转换不失值,甚至超值转换等问题,建构性地将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与文本转换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大学英语动态生成课程实施的文本转换策略,这对于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效度,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涉及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主要概念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等内容。第二部分:根据调查研究结果,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文本转换现状,并分析了与课程实施紧密相关的“三体”问题,即——学生、文本、教师及其相互关系。第三部分:分析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五种不同文本的四个转换过程、转换成果及转换特点,为建构动态生成课程实施文本转换策略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探讨构建大学英语动态生成课程实施的文本转换策略,提出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质量,即极创建专家指导、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的课程开发模式,使“教师即课程”由可能转为现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师中西文化的差异融合能力,增强课程实施过程中语言文本语用功能的教学,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改革趋向,加强大学英语学习的连续性、促进文本转换成果的持久性和创建大学英语课程多元化评估方式。第五部分: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