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北坝上地区试验地种植多年生老芒麦(一年生、两年生和三年生)人工牧草,试验中分别对不同年限的老芒麦设置三个灌溉处理(对照处理CK,关键生育期灌溉处理W2,充分灌溉处理W1),其中W2是在老芒麦返青后期和拔节前期一次性灌溉到根层土壤0-60cm的田间持水量,W1是控制根层0-45cm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为65-90﹪土壤有效含水量(PESW).不同年限老芒麦在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的根层土壤贮水量、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测定和计算的结果表明:该地区人工草地的一次灌溉定额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水分渗漏.0-45cm土层贮水量受气象和根系吸水的影响变化剧烈,该土层贮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老芒麦的生长发育.在老芒麦的拔节期前后是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在这期间适当的灌溉能大大提高老芒麦的生物量.三年生牧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两年生牧草,两年生牧草大于一年生牧草.利用充分灌溉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测定的结果,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的需水量.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不同生长年限在其生育期内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从而计算出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的在其生育期的作物系数.一年生老芒麦在其生育期内需水量为94mm,K<,c>的变化范围是0.30~1.35,平均为0.82;两年生老芒麦在其生育期内需水量为369mm,K<,c>的变化范围是0.48~1.51,平均为0.86;三年生老芒麦在其生育期内需水量为338mm,K<,c>的变化范围是0.42~1.35,平均值为0.83.两年生和三年生老芒麦在拔节期的作物系数(0.97、0.95),高于其它生育期.不同生长年限的老芒麦地上部分的状态随着土壤水分含量而成正比例变化,土壤水分含量是该地区老毛芒麦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温度的变化也制约老芒麦牧草的生长.老芒麦地下部分各种状态变化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敏感,得不出相应的关系.对不同灌溉处理下多年生老芒麦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分析来看,关键生育期灌溉处理占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是可取的土地利用方式,这不仅能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对该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的维持和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