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大学生是这个历史交汇期中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力量,其信仰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建设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是科学的信仰。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方面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为一生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新时代高校应主动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任务,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起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高校铸魂育人时代使命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为主题,从以下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问题阐释。信仰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某种理论学说、宗教的极度信服的心理状态,并将其作为指导实践追求人生最高境界、实现自我超越的准则。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信,在当代中国这种确信既包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必将实现的确信,也包括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确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建构精神世界,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以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第二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解读。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的信仰教育思想着眼,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其次,从把握新时代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机遇的需要、应对新时代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挑战的需要、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发展的内在要求等角度分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时代境遇。第三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占主导地位,当前各高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较为显著等积极方面,同时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政治性与学理性结合不够紧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式不够灵活多样,以及大学与中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衔接不够等问题。造成如上问题的原因,既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方面,也有教育自身方面。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从主体维度来看,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内容维度来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从形式维度来看,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式;从过程维度来看,要关注大学与中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衔接。
其他文献
从企业兼并与收购的利益效应角度研究并购行为的产生;从企业外部扩张优势、规模经济、交易费用及经营多样化的角度,分析效率因素、投资风险因素、市场开发因素、成本与效益因
回顾了20年来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指出中国旅游已发展成重要的经济-文化产业.分析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某些旅游设施水平定位和选择欠妥,不顾旅游景点环境容量而片面追
目的:对比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