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等)发病率较高,在欧美地区发病率较低。目前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是进展期,导致治疗效果较差。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全面评估胃癌患者复发及转移风险的体系尚不完善,我们需要发现更多的有效指标来参与其中。GGT1(γ-谷氨酰转肽酶1)在谷胱甘肤的代谢和白三烯C4到白三烯D4的转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某些癌症中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目前国内外尚无GGT1在胃癌中的研究报道。组织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能够将大量的临床标本集中到一起检测,具有体积小、信息量大的优点,还具有高效、快速、低耗损等优势。其在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GGT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发现胃癌预后有效的预测因子。方法将胃癌患者的石蜡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然后应用免疫组化检测GGT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 472例胃癌患者的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最终组织点可分析者为322例。2 GGT1阳性颗粒在胞浆表达。GGT1表达与淋巴转移相关(P=0.017),与性别相关(P=0.015),与Her2表达相关(P=0.003),该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3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高表达GGT1显著影响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log-rank p<0.01).4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提示GGT1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5)。分层分析显示GGT1能够更好的预测进展期(Ⅲ/Ⅳ期,;HR=1.63;95%CI 1.10-2.39),低分化(HR=1.98;95%CI 1.31-2.96),未分化腺癌(HR=1.65;95%CI 1.04-2.56),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HR=3.81;95%CI 1.53-8.25)和 Her2 阳性(HR=2.42;95%CI1.35-4.35)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结论1.使用用组织芯片大规模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2.GGT1表达与淋巴转移、性别及Her2表达相关。3.高表达GGT1显著影响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4.GGT1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能够更好的预测进展期、低分化、未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