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放射性元素废水进入水体及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会造成重大伤害,其应急处置技术及材料被受关注。137Cs是核电应用最多的元素,其浓缩减量处置最简便、有效、实用的方法是吸附法,而吸附剂孔结构和吸附效能(吸附容量、吸附速率、去除率和性价比)最为关键。沸石、硅藻土对Cs+的吸附具有天然的结构优势,经表面修饰后,可显著提高其吸附容量和絮凝速率,用于吸附处置含Cs+废水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以水溶液聚合法和溶液分散法,采用AM单体聚合、CTS聚合对硅藻土表面进行有机聚活性官能团的担载;采用商用PAM乳液(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对硅藻土进行表面修饰;采用溶液分散法,对沸石进行壳聚糖有机改性。制备了4大类6种吸附剂,详细研究了各工艺条件下,对硅藻土、沸石表面新生成机官能团种类、样品比表面积的影响规律,以及对Cs+离子(133Cs)吸附的功效关系。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包覆改性硅藻土所制备的CWO-PAM复合吸附剂样品比表面积为:116 m2/g、孔径为7nm~9nm;Cs+离子最大吸附容量为151.6mg/g。分别采用FT-IR、SEM、BET等,对不同有机物改性硅藻土、沸石样品有机基团、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吸附特性进行了表征。处理后样品分别出现有-NH2、C=O、-OH、-CH3、-CH2等基团特征峰。本文详细研究了所制备各样品对污水中Cs+离子吸附性能及影响规律,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作用时间等对PAM/硅藻土、CWO-PAM/硅藻土、CTS/硅藻土、CTS/沸石样品对Cs+离子的吸附去除率均有影响,其中pH值影响为主要因素。溶液pH值变化,对Cs+离子去除率出现两个最高点;随溶液Cs+离子初始浓度增加,样品吸附容量呈现初期快速增大,后期增幅放缓趋势;增大吸附剂用量和延长吸附时间,Cs+离子的去除率逐渐增大,用量为40mg(100mlCs+溶液)、作用时间为30min时,去除率可达98%。各样品:CWO-PAM/硅藻土、PAM/硅藻土、CTS/硅藻土、CTS/沸石等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51.6mg/g、136.3 mg/g、148.2mg/g、153.6 mg/g。采用FT-IR和ζ技术对吸附前后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吸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PAM/硅藻土、CWO-PAM/硅藻土、CTS/硅藻土、CTS/沸石对Cs+的吸附既存在物理吸附又存在化学吸附,且CTS/沸石对Cs+具有离子交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