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随着天气指数保险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对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要求“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具有赔付高效及时、开展成本比较低、保险结构设计相对透明等特点,农户通过购买天气指数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农业生产中的自然天气灾害风险,从而获得更好的保障。天气指数保险属于创新型的农业保险,由于其赔付的依据和自然天气指数相关联,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区适用性。目前,在安徽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江苏省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还处于试点阶段。天气指数保险的开展并不是很广泛,因此,在此阶段探究影响农户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因素十分关键,能够有效促进天气指数保险的合理试点和应用。本文在对江苏和安徽部分地区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开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350份相关调查问卷,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本文设定的所有影响因素中,实证分析显著的影响因素为:农户的类型、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的经营范围、天气指数保险的基差风险以及政府的相关宣传。在天气指数保险最主要的风险——基差风险方面,本文研究了其对农户购买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基差风险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政府应当设定合理的保费补贴比例;其次,保险公司应提供多元化的保险产品;最后,应该通过有效宣传提升农户的购买意识。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天气指数保险的试点、开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对天气指数保险在江苏地区的试点工作有相应的参考价值,从而促进江苏地区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