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词之一。事实上,不仅是深化改革需要增强人民获得感,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同样需要增强学生获得感,帮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后的收获。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养成的关键期,处在可塑性高、创造力强的发展加速期,处在成长成才的黄金期,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课能够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在高中生困惑、迷茫的时候,思想政治课能够给予他们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引领,有助于其道德观念和政治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课具有增强高中生获得感的独优势,高中生获得感的强烈与否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效果好坏有着直接联系,培养高中生的获得感也是改进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目标。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来自高中生、社会现实和网络发展的挑战而阻碍了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获得感的体认。因此,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不管是对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中牟县三所高中学生为调查样本,辅之以部分高中生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访谈文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获得感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的概述。获得感表示得到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获得感”一词在这个时期被提出来,就一定有其明显的特征,分别体现在评估指标的主观性、测量的相对稳定性、评价因素的整体性等方面。从以学生的参与为前提、获得内容的实在性、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三个方面能够更深层次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的内涵,思想层面的获得感和行为层面的获得感共同构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的内容。高中阶段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是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保证。第二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的现状调查。总体而言,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的认知度、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度、课堂参与度以及对教师的认可度四个方面维度获得感较高,持肯定的态度。但是通过调查数据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获得感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教学内容的认同维度上,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深度不足;在教学方法的吸引力维度上,教学方法的亲和力不足,学生的满意度不高;在教学过程感染力维度上,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无感,对教学难以内化为学习情感;在课堂参与度维度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够等。第三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不足的原因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不足的原因表现为多方面,高中生对课程及自身主体认知不足是主观原因。学校和教师在管理和施教过程中功利化的教学、不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消极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失、专业知识的局限、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当都给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社会大环境下不良的社会舆论与网络信息的传播是影响高中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不足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的对策。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缺一不可,需要各方联动发挥作用。以增强高中生对是思想政治课的正确认知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环节,以构建良好的学校和社会育人环境为抓手,营造完善成熟的制度环境、正面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