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参与PPP的非正式制度壁垒分析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公用事业领域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效率的重要举措,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PPP模式通过引入民营资金,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运营效率。但从全国实际推行PPP情况看,民营企业虽然具备一定实力,参与公用事业PPP的积极性却并不高,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面临的隐性进入壁垒是导致民营企业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这难以充分发挥PPP模式的功效。因此,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的进入壁垒,对于公用事业PPP模式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面临的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壁垒,并提出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制度创新建议,以提高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公用事业PPP的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民营企业参与PPP的需求及现状。结合公用事业基础性、公益性和投资额大等基本特点,说明公用事业PPP模式的适用性。进而结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公用事业传统供给模式存在的弊端、民营企业具有的经济实力、经济理论支撑等多方面内容,指出民营企业参与PPP是必然需求。再结合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现况,指出民营企业面临着高融资成本、政府对其缺乏信任等诸多困境。2.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基本框架,深层次分析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面临的非正式制度壁垒。在新制度经济学基本框架基础上,我们将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面临的隐性进入壁垒定义为非正式制度壁垒。结合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和特点,进一步将民营企业参与PPP所面临的非正式制度壁垒解释为由非正式制度因素引起的一系列隐性障碍。非正式制度壁垒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存在观念上的偏见、PPP项目实施中对民营企业存在歧视行为、对民营企业的承诺存在不确定性、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挤占效应”四个方面。3.利用古诺博弈模型分析非正式制度壁垒对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影响,强调政府对降低非正式制度壁垒有重要作用。通过将非正式制度壁垒作为一个单独变量纳入模型中,构建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两阶段古诺博弈模型,说明如果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一方面需要降低民营企业生产成本和进入成本,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减少民营企业的初始交易成本,这需要着重降低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面临的非正式制度壁垒。地方政府采取对非正式制度壁垒具有正外部性的制度供给,则可以大大削弱非正式制度壁垒对民营企业的冲击。4.探讨公用事业PPP的制度创新路径,提出提高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激励性政策建议。在对我国目前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的现状和非正式制度壁垒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公用事业PPP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并将诱致性制度创新路径和强制性制度创新路径相结合,提出“多元互动,上下结合”的PPP制度创新路径。进而从制度环境、法规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不对称政策、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的激励性政策建议。本文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归纳总结了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PPP的非正式制度壁垒。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将民营企业面临的隐性非正式制度壁垒归纳为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存在观念上的偏见、PPP项目实施中对民营企业存在歧视行为、对民营企业的承诺存在不确定性、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挤占效应”四个方面。(2)提出了公用事业PPP制度创新路径和具体的制度创新建议。设计了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路径相结合的公用事业PPP制度创新路径,并进一步从制度环境、法律法规等多方面提出鼓励民营参与PPP的激励性政策建议。(3)应用古诺博弈模型分析非正式制度壁垒对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影响。本文将非正式制度作为单独变量纳入古诺博弈模型中,得到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间的两阶段静态博弈结果,非正式制度壁垒对民营企业参与PPP具有阻碍作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提供正外部性正式制度降低壁垒。
其他文献
金属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是制备光学活性化合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一直是不对称催化领域中十分关键且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化学
课堂,是教与学互动的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开拓视野、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施教,从整体素质上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呢?  一、备好课,上好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备好课、上好课是
所谓"课前导入",即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视频播放、对话交流、做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形式。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对于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自主学习模式便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产生的,但是其普及面并非十分宽广。将自主学习模式
利用矩阵相似的性质及线性方程组解理论,对g^l(3,C)的三维子代数进行研究,得到g^l(3,C)的三维子代数在内自同构意义下的分类.
引风机多采用电机驱动,为节能减排,一种方案对引风机电机增加变频装置,另一种方案对引风机采用汽轮机驱动方式,对比两种节能驱动方式,介绍每种驱动方式系统构成和运行方式。
确立建立一种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师生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并从教育观、交往渠道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