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判别在临床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判别排斥反应的最佳方式为病理活检,但这种方式是一种有创检查,不易反复进行,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且费用较高,患者不易接受。寻找一种渐变的,无创的、重复性好、费用较低的检测方式是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latelet and T cell activation antigen 1,PTA1,CD226)是1997年基因克隆成功的新分子,同许多免疫细胞膜型分子一样存在着可溶性形式及膜型分子。对外周血中活化细胞分子这两种分子形式的检测可以达到判别移植物排斥反应的目地。 观察尸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sPTA1水平及细胞膜mPTA1的表达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使之成为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判别指标。选取了17例围手术期同种尸体肾移植患者以及2例术后超过1年的急性排斥 $-fkkq4+qtwt 一 反应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状况采取血样,采用夹心ELISA法狈定患 者血清slunl水平,采用流式细g淋巴细胞上wtAI表达,对明确 有排斥反应、可F斥反应以及不能区分排斥反应的患者在B超5!导下行 移植’肾活检穿刺,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 门例围手术期患者术前sPTAI水平及InPTAI $j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接 近,无显著差异。术后第1天sPTA即有高水平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19例尸体‘肾移植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5例排斥反应患者sPTAI显著升高, InPTAI &jk增强,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经加强免u剂治疗后,血清 sPTAI下降,InPTAI &:IH下降。而且sPTAI水平的变化早于临床症状表现, 持续时间较长。5例排斥反应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证实:4例为细【斥 反应;l例为血管 诉a,日后发展为慢性排斥反应。 移植F斥反应时的T细胞活化、增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T细胞 克隆扩增到一定数量,在移植物内大量积聚,并对靶细胞发挥明显的破坏作用, 才出现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PTA水平变化早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 PTAI是一项较为可靠的、无仓的、重复性好、费用较低的判别和监R梆斥反 应的指标,与病理检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移F斥反应的监 测和判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