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表达工具,它通过呈现概念的层次关系和思维的顺序关系能够实现可视化的思维。文献显示,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集中于思维导图与课堂词汇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词汇识记的有效性、思维导图能否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而探讨思维导图对不同英语水平初中生词汇学习影响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建构主义、知识可视化理论和记忆加工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探究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教学对不同水平初中生词汇学习情况的影响为内容展开研究,旨在为教师辅导不同水平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提出一些建议。具体探讨问题如下:1)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教学对初中生的词汇习得效果有何影响?(1)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教学对初中生的词汇习得即时效果有何影响?(2)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教学对初中生的词汇习得延时效果有何影响?2)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教学对不同水平初中生的词汇习得效果有何影响?(1)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教学对不同水平(高、中、低)初中生的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有何差异?(2)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教学对不同水平初中生词汇习得效果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包括为期两个月的实验研究和十二次单词听写测试(即时和延时单词听写测试)。实验对象是盐城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个全日制教学班级的共计69名学生。实验前的前测发现两个班的整体英语词汇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班人数为35人,控制班人数为34人。两个班均由同一位英语教师任教。控制班采用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法而实验班采用的是思维导图辅助下的英语词汇教学法。实验过程中对所学的6个单元,进行了6次即时词汇听写测试以及6次延时词汇听写测试。2个月的教学实验之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后测。前测和后测的成绩以及即时、延时词汇测试结果分别用SPSS22.0软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探究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对学生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定性研究涉及与9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的非结构化访谈,其中高中低组各有3名学生。访谈全程用中文进行,在此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录音并在结束后将对话整理成文字,随后笔者对访谈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实验班级实施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后,即时单词测试中实验班的学生比控制班的学生取得了更高的班级平均分,但差距不是很明显。再者,在延时单词测试中实验班的学生比控制班的学生表现更为突出,并且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两班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性。这一结果表明,思维导图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对于单词的短时记忆水平,可能是由于思维导图主要用于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短时间内并不能直接提高学习者的单词短时记忆水平。但学生对单词的长时记忆效果得到了很显著的提高,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因为思维导图上生动的图片,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各式的符号能够在学生大脑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使得单词在学生脑海中被保持较为长久的时间。第二,思维导图辅助英语词汇教学对不同英语水平(高、中、低)初中生的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有所不同。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对中等英语水平学生的词汇记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但对低水平和高水平的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的影响却不明显。实验结果和访谈内容显示,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不同水平学生词汇学习产生了不同影响的原因有:一方面,高水平学生可能原先就掌握一定适合自己的单词学习的策略,所以思维导图对提高他们词汇学习效果不大。而低水平学生,由于他们本身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新型教学方式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另一方面,中等水平学生自我效能感失衡,自我监控能力差,但他们有着强烈的上进心,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还有很大的个人提升空间,因此思维导图对他们的词汇记忆水平有着较为显著的提升作用。这一结果与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具有一致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中等水平学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与合作,都被赋予了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大胆地在图上呈现自己的思维,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研究对词汇的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时,应认识到该教学方式会对不同水平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教师在思维导图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培养低水平学生养成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记忆思维导图中的单词依旧感到吃力且遗忘率高的困难。其次,教师还应肯定中等水平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辅助词汇记忆后取得的进步,并鼓励高水平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如:阅读,写作,语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