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垃圾渗滤液问题。垃圾渗滤液是由垃圾分解以及和降水的原因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它成份复杂,可生化性差,水质和水量波动性大,其中含有苯环等二十多种有毒有害致癌有机物。垃圾渗滤液未经无害化处理,排放到河流、水库和土壤中,会严重污染农作物和水生物,并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组织与细胞中,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而且对周围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均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系统分析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及国内外处理技术后,总结了近年来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最新成果,认识到渗滤液的处理首先要对其中的高浓度氨氮进行处理。这也对处理工艺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各种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比较,发现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高浓度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而且可以减少大量的能源消耗,该工艺的关键是对亚硝化阶段的条件控制以及优质菌种的固定。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验室对各条件参数对亚硝化阶段的影响,特别是氨氮的去除规律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并且对驯化后的高效污泥中的混合菌群做了初步的分离纯化,最后通过固定化技术将其固定,保证了菌群数量和质量的相对稳定,并为其规模化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混培物筛选分离后,共得到了6株菌种,并着重研究了温度、pH和DO的影响。得出在温度为30-35℃,pH值为8.0,DO<1.2mg/L的条件下,最适合混培物的生长,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从而有效地降低抑制作用,使得后续反硝化能够顺利进行。 在固定化实验中,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固定化细胞制备主要因素包埋剂、添加剂、包泥量以及交联时间进行条件分析,发现PVA作为固定化包埋剂的适宜包埋条件为:PVA浓度为9%、CA浓度为1.0%,包泥量为1:1、包埋时间为24h,包埋固定的小球具有较高的细菌活性,较好的强度及传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