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提高农林产品产量主要依靠施用化肥,其结果不但造成土壤板结、地力衰退,而且污染环境。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保护耕作土壤的今天,绿肥的推广应用将改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本文选择南方红壤优势经济树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研究对象,以富钾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inn.)为绿肥翻压品种,在江西省万年县蒋家林场设置田间试验,研究富钾绿肥籽粒苋的腐解特征及其不同翻压时期对油茶生长及林地土壤的影响,为油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现蕾期籽粒苋腐解速度快,腐解后干物质剩余少,覆盖地表与翻压地下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8.18%、71.11%,干物质腐解速度相当;氮、钾养分释放快,磷养分释放慢。成熟期籽粒苋腐解速度慢,腐解后干物质剩余多,覆盖地表与翻压地下累计腐解率分别为54.05%、70.66%,埋压地下干物质腐解速度明显快于覆盖地表;氮、钾养分释放较现蕾期相对要慢,磷养分释放相对快。(2)翻压籽粒苋作绿肥可提高土壤肥力,现蕾期和成熟期籽粒苋无论以何种方式翻压,均能极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对土壤碱解氮及有效磷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GF1处理(6月和8月两次翻压)对土壤速效养分提升效果最好,G0处理(不翻压)土壤速效养分最低。各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在0~20 cm土层差异显著,有机质在20~40 cm土层差异显著,速效钾在两土层中差异均显著,有效磷在两土层中差异均不显著。(3)翻压籽粒苋绿肥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活性,但对蔗糖酶活性影响不大,GF1处理(6月和8月两次翻压)土壤酶活性相对较高。除土壤酸性磷酸酶,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表层土壤酶活性均要高于下层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蔗糖酶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尤其是蔗糖酶与其它3种酶及多个土壤养分之间均呈负相关。(4)翻压籽粒苋可有效保持油茶根部土壤水分。所有翻压籽粒苋处理在0~10 cm浅层含水量均低于对照组,但10~40 cm深层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表现为GF1>GF0>GF2>G0,以GF1处理含水量最高,G0处理含水量最低,且翻压处理与对照组G0土壤含水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5)翻压籽粒苋作绿肥整体促进了油茶林的土壤呼吸。土壤呼吸峰值出现在6月份,随着时间的推移,翻压籽粒苋对土壤呼吸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翻压籽粒苋两个月后各处理土壤呼吸之间差异不显著。翻压籽粒苋减弱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之间的关系,相反加强了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尤其与10~20 cm土层含水量相关性高。(6)翻压籽粒苋作绿肥可显著促进油茶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对叶面积、叶绿度、春梢梢长和梢直径的影响不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GF1处理最有利于油茶营养生长。翻压前期,翻压籽粒苋绿肥对油茶叶片氮、钾含量影响不大,但在翻压第二年,各处理叶片的氮、钾差异逐渐显现,GF1处理的油茶叶片营养较高,氮、钾含量分别比对照组G0提高3.29%、40.43%,钾含量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翻压籽粒苋对油茶叶片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7)翻压籽粒苋作绿肥对提高油茶果实产量和含油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翻压处理油茶种仁及鲜果出油率连续两年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GF0、GF1、GF2种仁出油率分别增加1.49%、2.54%、3.86%,鲜果出油率分别增加6.17%、3.31%、6.89%,但各处理在整个油脂转化期种仁及鲜果出油率无显著差异。GF0和GF1处理对油茶果实产量相对较好,比对照组平均产量分别增加31.08%、8.78%。(8)综合各因素考虑,以现蕾期及成熟期两次翻压籽粒苋对南方典型红壤区油茶生长较好,但考虑籽粒苋磷肥效较低,实际生产中应补施一定量的磷肥。